勵志人生勵志人生

龍應臺經典語錄集錦

本文已影響 2.16W人 

1.車子騎到海灘,風輕輕地吹,像夢一樣溫柔,但是你看見,那是一片不能走上去的海灘。

龍應臺經典語錄集錦

2.這家書店只賣兩種書、社會主義思想和女性主義。我的手指在尋找答案,誰能告訴我做[母親]和做[個人]之間怎麼平衡?我愛極了做母親,只要把孩子的頭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覺得幸福。可是我也是個需要極大的內在空間的個人,像一匹野狼,不能沒有它空曠的野地和清冷的月光。女性主義者,如果你不曾體驗過生養的喜悅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訴我些什麼呢?

3.一首歌,像一隻河,也有它的流域。

4.我們這一代人,錯錯落落走在歷史的山路上,前後拉得很長。同齡人推推擠擠走在一塊,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視。年長一點的默默走在前頭,或遲疑徘徊,或漠然而果決。前後雖隔數裏,聲氣婉轉相通,我們是用一條路上的同代人。

5.他正在和一夥人談他身爲奶爸的經驗、他如何被一個從早到晚只會啼哭的小東西完全地控制,他的生活如何如何的狼狽……大夥正要到頹廢的酒吧去,他站起來,說、【對不起,我要回去餵奶了。】那晚,他走得洋洋得意。他用受虐的、抱怨的方式來表達心中洋溢的幸福。

6.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夥而行,歡樂地前推後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擠擠的各人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儕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纔有。離開這段純潔而明亮的階段,路其實可能越走越壓抑。你將被家庭羈絆,被責任捆綁,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複雜和孤獨壓抑,你往叢林深處走去,越走越深,不復再有陽光似的...

7.你將來會碰到很多你不欣賞、不贊成的人,而且必須與他們共事。這人可能是你的上司、同事,或部署,這人可能是你的市長或國家領導。你必須每一次都作出決定、是與他決裂、抗爭,還是妥協、接受。抗爭,值不值得?妥協,安不安心?在信仰和現實之間,很艱難的找出一條路來。你要自己找出來。

8.他的反省看起來謙卑,其實是傲慢。

9.回憶真的是一道泄洪的閘門,一旦打開,奔騰的水勢慢不下來。

10.怎麼就知道,你活得比我長呢?時間纔是最後的法官。

11.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時時恐懼。幸福就是,尋常的人兒依舊。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來了,書包丟在同一個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張椅下。

12.年輕時發生在我們身上使我們一夜之間突然長大的那些事情,不管願不願意,在發生的那一刻即已成爲我們自己的一部分。日後在我們以爲早已擺脫或相忘的時候,它就在我們最漫不經心的一瞥中突然涌現,竟然已經成爲我們看出去的眼瞳。

13.理想主義者往往經不起權力的測試。

14.這個世界,凡有愛的事情都好辦一點,怕的是恨,不是愛。

15.保姆代勞,和我分擔了對孩子的責任,而那精疲力竭的男人也得到一點休息;用這個方式暫時解決了我的難題,但是並沒有爲這個時代的新女性回答任何問題、有了孩子的男人和女人如何在養育兒女和追求事業之間尋求平衡?國家必須介入到哪一個程度? (不要告訴我像中國大路那種“全託”制度有任何優點,我堅持我的偏見)。“男主外,女主內”,如果不是自由選擇,就不公平,但是男女都主“外”的時候,“內”由誰來主?如何平等地主“內”?

16.最平凡、最普通的恐懼吧?我恐懼失去所愛。你們小的時候,放學時若不準時到家,我就幻想你們是否被人綁走或者被車子撞倒。你們長大了,我害怕你們得憂鬱症或吸毒或者飛機掉下來。 我恐懼失去所能。能走路、能看花、能賞月、能飲酒、能作文、能會友、能思想、能感受、能記憶、能堅持、能分辨是非、能有所不爲、能愛。每一樣都是能力,每一種能力,都是可以瞬間失去的。 顯然我恐懼失去。

17.你知道嗎?象棋裏頭我覺得最“奧祕”的遊戲規則,就是“卒”。卒子一過河,就沒有回頭的路。人生中一個決定牽動另一個決定,一個偶然註定另一個偶然,因此偶然從來不是偶然,一條路勢必走向下一條路,回不了頭。我發現,人生中所有的決定,其實都是過了河的“卒”。

18.愛情總是幻滅的多 但螢火蟲再夜裏發光從來就不是爲了保持光

19.你一定要“離開”才能開展你自己。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着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

20.雖然心中有愛,但是愛,凍結在經年累月的沉默裏,好像藏着一個疼痛的傷口,沒有紗布可綁。

21.人瘦並不可恥,可恥的是把自己的臉打腫了來冒充胖子。

22.我們在地球這一端吃的食物、穿的衣服、 呼吸的空氣、製造的垃圾、發展或收斂、 激進或保守、掠奪或放棄,每一個動作都 和 萬 裏 以 外 另 一 端 的 人 們 有 最 緊 密 的 關 連,彼此的作爲互相影響,而且最終要共 同承擔後果。有了這種超越國界的公民意識,人們對 於自己國內的事務就有不同於以往的評斷 標準。所謂國際化國際觀,所謂與國際接 軌,指的應該是這種「全球公民意識」的 建立、對於其他國家的歷史和現狀有一定 的認識,對於全球化的運作和後果有能力 判斷,對於人類社區的未來有所承擔。 有足夠的知識、能力、承擔,去和全球社區對 話、合作、做出貢獻,叫做國際化。

23.現代人懷疑一切,質疑一切,婚姻這個機構更不能免。在我看來,婚姻與個人的關係就如同國家機器與公民的關係。一個人需要安全,所以要婚姻,也要國家;但是人又渴望自由,雖是有逃避婚姻、反抗國家機器膨脹的慾望。婚姻和國家極其一樣,兩者都是必要之惡。

24.我的人生裏沒有那麼多時間與精力去揣測別人對我的看法與評價;該做的事太多了。

25.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爲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彿可以不必了。

26.中國婦女是兩面性的。正面是一個獨立的人,權利平等,經濟自立,是新中國的主人;背後卻扛着一個沉重的家,依然是傳統的,是家庭的主人抑或是奴隸?女人把正面展示給社會,社會因此顯得更加文明進步;她把背面留給自己,累在身上,苦在心裏。兩面夾攻下,有新生的,有傳統的,惟獨仍然看不見女人自己--女性主體意識淹沒在社會和家庭雙重角色中。

27.雖說是兵荒馬亂。他們有的是青春力氣,火車再怎麼高,它們爬得上去,人羣在怎麼擠。他們站的起來,就是隻有一隻腳站着踏板,一隻手抓着鐵桿,半個身子吊在火車外面像風箏就要斷線,還能聞到那風裏有香茅草的清酸甜美,還能看見土地大地綿延不盡。令人想迎風高唱“山河壯麗”-五百里

28.你可以選擇做聖人也可以選擇做俗人,但你不能選擇讓大家像聖人一樣崇拜你,還要像俗人一樣原諒你。

29.文明和野蠻的中隔線,薄弱,混沌,而且,一扯就會斷。

30.所謂政府,是爲我這個小市民做事的;他凡做一件事,我要用監督的眼光衡量它的效率與成果,做得好,是應該的;做得不好,就得換人。事情做得好,不是我必須涕淚感激的“德政”,是他“分內”的責任。 “政府”,通常是個很嚇人的名詞。

31.所有美好的都已美好的過去了,甚至夜夜來弔唁的蝶夢也冷了。是的,至少你還有虛無留存。你說,至少你已懂得什麼是什麼了。是的,沒有一種笑是鐵打的,甚至眼淚也不是。

32.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33.而民意的強權並不比政府的強權不危險。首先是民意本身的可疑及不可信賴。很大一部分的所謂民意由媒體形成。威權政府曾經是媒體的共同敵人,這個敵人沒有了,媒體在自由中很弔詭地成爲自己的敵人、報紙老闆以一己的政治立場控制言論,政治人物利用媒體操縱輿論,電視唯利是圖不設下限地自我庸俗化,媒體記者因素質不夠而提供半真半假的訊息,因判斷力不足而做出誇大或偏頗的評論。民意的形成過程中有太多太多操縱作假的空間,此其一。

34.【處世心理】人總要慢慢成熟,將這個浮華的世界看得更清楚,看穿僞裝的真實,看清隱匿的虛假,很多原本相信的事便不再相信。但是,要相信,這個世界裏美好總要多過陰暗,歡樂總要多過苦難,還有很多事,值得你一如既往的相信。

35.淡水的街頭,陽光斜照着窄巷裏這間零亂的花鋪。

36.你需要的'伴侶,最好是那能夠和你並肩立在船頭,淺斟低唱兩岸風光,同時更能在驚濤駭浪中緊緊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換句話說,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須應付的驚濤駭浪。

37.我的安德烈,你認爲美麗的熱帶魚游泳也要在乎方向嗎?或者,你要挑釁地說,這是一個無謂的問題,因爲熱帶魚只爲自己而活?

38.二十多歲的人,可以是驚世才華正初露頭角,可以是碌碌凡人卻胸有成竹,而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如果我們執意將他當作"孩子",他,也就衆望所歸地變成一個"孩子"。

39.教育者所不自覺的矛盾是、他們在“智”育上希望學生像野兔一樣往前衝刺(當然也有爲人師者希望學生在智育上也如烏龜);在所謂“德”育上,卻拼命把學生往後拉扯,用框框套住,以求控制。這兩者其實不能並存。有高壓式的“德”育,就不可能有自由開放的“智”育,換句話說,我們如果一心一意要培養規矩順從聽話的“乖”學生,就不要夢想教出什麼智慧如天馬行空的優秀人才。“庸材”的“德”育之下不可能有真正的“智”育。

40.曾經相信過正義,後來知道,原來同時完全可以存在兩種正義,而且彼此牴觸,冰火不容。選擇其中之一,正義同時就意味着不正義。而且,你絕對看不出,某些人在某一個特定的時機熱烈主張某一個特定的正義,其中隱藏着深不可測的不正義。

41.在臺灣革新很難,一方面固然是由於許多制度的僵化,另外還有保守的執政單位對社會自覺運動的疑懼,一個更大的阻礙,確實民衆本身缺乏動力。

42.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着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

43.這個社會不知爲什麼充滿了對過去的懷念,對現在又充滿了幻滅,往前看去,似乎有沒什麼新鮮的想象。我們的時代彷彿是個沒有標記的時代,連叛逆的題目都找不到。

44.文化,根本沒有“固有”這回事。它絕不是一副死的掛在牆上已完成的畫——油墨已幹,不容任何增添塗抹。文化是一條活生生的、浩浩蕩蕩的大江大河,裏頭主流、支流、逆流、漩渦,甚至於決堤的暴漲,彼此不斷的激盪衝撞,不斷形成新的河道景觀。文化一“固有”,就死了

45.龍應臺、你可以選擇做官,你也可以選擇掙錢,但你不能選擇通過做官來掙錢;你可以選擇做聖人,也可以選擇做俗人,但你不能選擇讓大家像聖人一樣崇拜你,還要像俗人一樣原諒你。只想要權力不想要約束是惡霸,只想要享受不想盡義務是流氓。”

46.人生中一個決定牽動另一個決定,一個偶然註定另一個偶然,因此偶然從來不是偶然,一條路勢必走向下一條路,回不了頭。

47.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爲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48.二十歲之前相信的很多東西,後來一件一件變成不相信。

49.那麼,有沒有什麼,是我二十歲前不相信,現在卻信了呢?

50.母親,是個最高檔的全職、全方位CEO,只是沒人給薪水而已。

51.斜坡上的雜化野草,誰說不是一草一千秋,一花一世界呢?

52.“所有其他的人,會經歷結婚、生育、工作、退休,人生由淡淡的悲傷和淡淡的幸福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爾的興奮和沉默的失望中度過每一天,然後帶着一種想說卻又說不來的‘懂’,做最後的轉身離開。”

53.要真正的注視,必須一個人走路。一個人走路,纔是你和風景之間的單獨私會。

54.中國,不是不可以愛。殖民者曾經多麼地防備你去愛它,連鴉片戰爭都一筆帶過。但是中國值得香港人去瞭解、去愛的,是它的法官還是它的囚犯?是軍隊還是人民?是唐詩宋詞還是黨國機器?是它的大地還是它的官僚?香港如果要對中國做出真正重大的歷史貢獻,是去順從它還是去督促它?公民教育該教孩子的,恐怕不是愛什麼,而是怎麼愛,如何選擇所愛。

55.回到所謂國際新聞作爲一個觀察點。許多西方的重要報紙都特別開闢「學生版」,引導十來歲的中學生關心公共事務。《紐約時報》的學生版比較淺顯,德文《時代週報》的學生版比較深入。差別的原因可能是,美國自居全球強勢,習慣自我中心思維,一般人對國際知識並沒有迫切的渴求,而德國經過兩次戰爭的慘重打擊,對民族主義戒慎恐懼,整個教育內涵極端強調國際參與的角度。漢堡的《時代週報》三月十二日的「學生版」新聞導讀的主題就是南亞海嘯。

56.回教徒和猶太人在彼此屠殺,衣索匹亞的老弱婦孺在一個接一個地餓死,紐約華爾街的證券市場擠滿了表情緊張的人——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這個孩子從從容容地把那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

57.我相信,如果你會看見敵人的傷口,你就不會拿起槍來對着他。

58.醒來,方知是夢,天色幽幽,悵然不已。

59.“不要以爲你是大學教授。所以作研 究比較重要;不要以爲你是殺豬的,所 以沒有人會聽你的話;也不要以爲你是 個學生,不夠資格管社會的事。你今天 不生氣,不站出來說話,明天你——還 有我、還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爲沉 默的犧牲者、受害人!如果你有種、

60.奔忙,使作家無法寫作,使音樂家無法譜曲,使畫家無法作畫,使學者無法著述;奔忙,使思想家變成名嘴,使名嘴變成娛樂家,使娛樂家變成聒噪小丑。閒暇、逗留,確實是創造力的有機土壤,不可或缺。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