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故事名人故事

葉聖陶先生的60句教育名言

本文已影響 7.09K人 

葉聖陶先生的60句教育名言

葉聖陶先生的60句教育名言

寄語:葉聖陶,原名葉紹鈞、字秉臣、聖陶,1894年10月28日生於江蘇蘇州,現代作家、教育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葉聖陶先生的60句教育名言由本站收錄,歡迎閱讀。

1. 教師要使自己的教育活動真正有益於學生,有益於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之間就要團結合作,互相配合。

2. 不要盲從“開卷有益”的成語,也不要相信“爲讀書而讀書”的迂談。要使書爲你自己用,不要讓你自己去做書的奴隸。

3. 語文教師以講解爲務者尚不乏其人,以爲學生鮮能自覽,必爲之講解始能明曉。鄙意則謂今日而言教育,此一點首宜打破。

4. 知識不能憑空得到,習慣不能憑空養成,必須有所憑藉。那憑藉就是語文課本。

5. 我以爲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

6. 唯有老師善讀善寫,乃能導引學生漸進於善讀善寫。

7. 閱讀任何東西不可馬虎,必須認真。認真閱讀的結果,不但隨時會發見晶瑩的寶石,也隨時會發見粗劣的瓦礫。於是收取那些值得取的,排除那些無足取的,自己纔會漸漸地成長起來。

8. 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潑地流個不歇。

9. 我要告訴你,語文教師不是隻給學生講書的。語文老師是引導學生看書讀書的。一篇文章,學生也能粗略的看懂,可是深奧些的地方,隱藏在字面背後的意義,他們就未必能夠領會。老師必須在這些場合給學生指點一下,只要三言兩語,不必羅羅嗦嗦,能使他們開竅就行。老師經常這樣做,學生讀書看書的能力自然會提高。教的雖是一篇一篇的課文,目的卻在於使學生善於讀其他的書。看書讀書是每個人一輩子的事。

10. 教育方面,宜將兒童所固有文藝家的宇宙視善爲保留,一方固須使其獲得實際生活所需的知識,一方更須以藝術的陶治培養其直覺、感情和想像。

11. 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德育方面,要養成待人接物和對待工作的良好習慣;智育方面,要養成尋求知識和熟習技能的良好習慣;體育方面,要養成保護健康和促進健康的良好習慣。

12. 給指點,給講說,卻隨時準備少指點,少講說,最後做到不指點,不講說。這好比牽着手走,卻隨時準備放手。在這上頭,教者可以下好多功夫。

葉聖陶先生的60句教育名言

13. 德目(德育的目的)不該是掛在口頭的語言,寫在紙面的文字,而該是貫徹一切行爲的態度和精神。

14. 教師應該爲學生的一生着想,要想想學生將來怎樣一輩子做人,想想做一個社會主義的好公民應該具有什麼樣的知識品德。

15. 文當然要作的,但是要緊的在乎做人。

16. 生理學和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的諸種心理能力中,想像力僅開發利用了百分之十五左右。

17. “教師當然須教,而尤宜致力於‘導’。導者,多方設法,使學生能逐漸自求得之,卒底於不待教師教授之謂也。”爲什麼長期以來,相當多的語文教師還只是注重在“教”上用功夫,而不願在“導”上花氣力呢?那是因爲“教”比“導”容易,“導”比“教”困難;“教”有地方搬用,如教學參考書或優秀教師的教案等,而“導”卻完全得由自己去反覆琢磨,精心設計。

18. 人們最高精神的連鎖是文學,使無數弱小的心團結而爲大心,是文學獨具有力量。文學能揭穿黑暗,迎接光明,使人們拋棄卑鄙和淺薄,趨向高尚和精深。

19. 自己摸索得來比向別人學更重要。

20. 不要使用不足以看出學生精讀效果的考問方法。

21. “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老師之訓練必做到這兩點,乃爲教學之成功。”

22. 教師講了一大堆有道理的話,可是他的實際生活並不那樣,他的話就不會對學生起多大的作用。或者講了什麼是不好的,可是他的實際生活裏就有那種不好的成分,那就會給學生很壞的影響。

23. 理想是事業之母。

24. 教習某科爲教學工作,薰陶善誘爲教育工作,凡爲教師,固宜教學與教育兼任也。

25. 關於教育的見解,千差萬別,可是扼要地區別起來,也很簡單。大致可以分爲相反的兩派。就教育的目標說,一派希望受教育者成爲工具,另一派希望受教育者成爲人,獨立不倚的人,不比任何人卑微淺陋的人。

26. 優良的文風應具備“三性”要求,即準確性鮮明性和生動性,其中準確性是基礎和前提。

27. “教是爲了不需要教”。……“爲了不需要教”,就是說咱們當教師的人要引導他們,使他們能夠自己學,自己學一輩子,學到老。

28. 教師得先肯負責,才能談到循循善誘,師生合作。教師不負責,有的因爲對教學本無興趣,當教師只是暫局。這種人只有嚴加淘汰一法。

29. 只有做學生的學生,才能做學生的先生。

30. 就作用的方面說,進步的教育偏重薰陶。就領受的方面說,進步的教育偏重自得[]。

31. 所謂教師之主導作用,其義在“引導”,並非一切由教師主動,學生處於被動地位,只聽教師講說。

32. 夫兒童之非縮小的成人,言教育者罔不知之,故成人之教養與觀感雖未必不適於兒童,要不可挹次注往,必須自兒童之立場出發,方得謂之純良之兒童讀物。

33. 可否自始即不多講,而以提問與指點代替多講。提問不能答,指點不開竅,然後暢講,印入更深。

34. 教訓對於兒童,冷酷而疏遠;感情對於兒童,卻有共鳴似的作用。所以諄諄告語不如使之自化。

35. 情感與思想是“互相聯涉,分割不開的”,“有了真切的經驗思想,必將引起真切的情感;成功則喜悅,失敗則痛惜,不特限於一己,對於他人也會興起深厚的同情。而這喜悅之情的享受與痛惜之後的奮發,都足以使生活愈加充實。……生活永遠涵濡於情感之中,就覺這生活永遠是充實的。

36. 葉聖陶專門撰文指出,有七種語文教師的教學方法都是不可取的:第一種教師以爲教學國文就是把文字一句一句講明,而講明就是把紙面的文言翻作口頭語言。第二種教師喜歡發揮,他們可以根據課本中的幾個詞或幾句話而推廣到與本篇文字毫無關係的限度以外。第三種教師把學生的一切道德訓練都擔在自己的肩膀上。第四種教師喜歡稱讚選文,未講之前先來一陣稱讚,講過之後又是一陣稱讚,用的大多爲“好”“美”之類的形容詞語。第五種教師喜歡出既難又深的議論題目讓學生作文,學生自己無話可寫,只得把聽來的看來的話複述一遍。第六種教師對學生的作文大動干戈,整段鉤掉的也有,全篇不要的也有,或者在鉤掉之後按照自己的意思在行間寫上一些文字。第七種教師則在學生作文每行句子下面不停地打圈,表示眼光並未在任何地方跳過,篇末還會加上諸如“清順”“意不完足”之類不痛不癢不着邊際的話語。

37. 當教師的人,應當講究修養。

38. 葉聖陶談語文學習方法:“所謂學習方法,無非是參考、分析、比較,演繹(一般個別),歸納(個別一般),涵泳,體味,整飭語言,獲得表達技能這些項。”

39. 一輩子堅持自學的人就是一輩子自強不息的人。

40. “凡爲教,目的在於達到不需要教。故隨時宜注意減輕學生之依賴性,而多講則與此相違也。”

41. 做教師最主要的是不說假話。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42. 語文教學需採用啓發誘導,溫故知新,閱讀與寫作,精讀與略讀,經師與人師等相互結合的方法和原則。

43. 國文是兒童所需要的學科,國文是發展兒童心靈的學科。

44. 在語感敏銳的人心裏,見了新綠二字,就會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氣概等等說不盡的旨趣。

45. 閱讀總是‘讀’。出聲唸誦固然是讀,不出聲也是讀,乃至於口舌絕不運動,只用眼睛在紙上巡行,如古人所謂‘目治’,也是‘讀’。

46. 略讀的‘略’字,一半系就教師的指導而言:還是要指導,但是隻須提綱挈領,不必纖屑不遺,所以叫做‘略’。一半系就學生的功夫而言:還是要像精讀那樣仔細咬嚼,但是精讀時候出於努力鑽研,從困勉達到解悟,略讀時候卻已熟能生巧,不需多用心力,自會隨機肆應,所以叫做‘略’。

47. 學生在課內“精讀”的基礎上,課外要進行大量的“略讀”和“自讀”。“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纔是運用。

48. 語文教學的全過程都要以啓發誘導爲主,教師只須教給學生閱讀和寫作的基本方法,讓學生自己去多讀、多想、多寫、多改。只要堅持以學生爲本位,以教師爲主導,經過長期的輔導和訓練,學生自然就能學會舉一反三、觸處自伸的本領,嚐到學習語文的甜頭,得到學習語文的實益,這又會反過來進一步促使學生去“自求得之”,那就進入“教是爲了達到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久而久之,學生就能成爲“疑難能自決,是非能自辨,鬥爭能自奮,高精能自探”

49. “要文章寫得像個樣兒,應該在拿起筆之前多做準備功夫。準備功夫不僅是寫作方面的純技術的準備,急躁是不成的,祕訣是沒有的。實際生活充實了,種種習慣養成了,寫文章就會像活水那樣自然的流淌了。”

50. 凡是人生的一切,從外鑠得來的,雖言表名理,行合正誼,也不過是被動的。若是從“自覺”得來,便靈心澈悟,即知即行。

51. ……讓受教育者“疑難能自決,是非能自辨,鬥爭能自奮,高精能自探,成爲一個能‘自得’的人”。……就是說咱們當教師的人要引導他們,使他們能夠自己學,自己學一輩子,學到老。

52. 發現了困惑所在,然後受教師的指導,就困惑所在加以解答,其時在內容的領悟上和方法的運用上,都將感到恍然有得的快感;對於以上的嘗試,這是有力的幫助和鼓勵。

53. 語文教學自有它獨當其任的任,那就是閱讀與寫作的訓練。……這種技術的訓練,他科教學是不負責任的,全在語文教學的肩膀上。所謂訓練,當然不只是教學生拿起書來讀,提起筆來寫,就算了事。第一,必須講求方法。怎樣閱讀纔可以明白通曉,攝其精英,怎樣寫作纔可以清楚暢達,表其情意,都得讓學生們心知其故。第二,必須使種種方法成爲學生終身以之的習慣。因爲閱讀與寫作都是習慣方面的事情,僅僅心知其故,而習慣沒有養成,還是不濟事的。

54. 養成習慣,換個說法,就是教育。

55. 把依賴性的“受教育”轉變爲主動性的“自我教育”。

56. 教師教任何功課(不限於語文),"講"都是爲了達到用不着"講",換個說法,"教"都是爲了達到用不着"教"。怎麼叫用不着"講"用不着"教"?學生入了門,上了路了,他們能在繁複的事物之間自己探索,獨立實踐,解決問題了,豈不是就用不着給"講"給"教"了?這是多麼好的境界啊!

57. 兒童總要在他們的實際生活中有所需求,自己去研究解決的辦法,還要自己證實過、經驗過,纔會得到真的知識。

58. 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決不應當加重學生的負擔,也決不會加重學生的負擔。

59. 語文是工具,自然科學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數、理、化,社會科學方面的文、史、哲、經,學習、表達和交流都要使用這個工具。

60. 閱讀是從他人的經驗中取得正確無誤的,於我有用的,藉以擴充我的知識,加多我的經驗,增強我的能力。就是讀文藝作品如詩歌小說等,也不是沒事做閒消遣。好的文藝作品中總含有一種人生見解和社會觀察,這對於我的立身處世都有極大的關係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