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警句經典的句子

怎樣能月入十萬?那些月入十萬以上的在靠什麼賺錢?

本文已影響 3.05W人 


怎樣能月入十萬?那些月入十萬以上的在靠什麼賺錢?

怎樣能月入十萬?那些月入十萬以上的在靠什麼賺錢?

歸根到底,大家都是出來賣的。你能賣什麼,決定了你的收入最終落在什麼檔次。

而一個人能合法地賣的東西,無非就四樣:

1、賣信息,2、賣錢,3、賣他人的注意力,4、賣自己的時間

1、最高端的,靠賣信息賺錢

信息不對稱是白手起家最快的捷徑,越不對稱,越來錢。

古代消息遲滯,商旅靠A地買,B地賣的差價就能賺取鉅額財富,這是因爲“什麼東西在哪裏稀缺”的信息是差價的關鍵,一旦掌握,就站到了價值鏈的上游。

就我觀察,許多高級打工者,因爲最初沒本金,只能從底層打工幹起,但一旦做到高階,掌握大量信息資源之後,幾乎都會從做業務切換到做信息掮客,Rainmaker,靠撮合行業內的交易來賺錢了。

這種撮合交易只需要牽線搭橋,連本金都不需要,只要做成一單,一年裏剩下的日子就可以歇着了,這種錢賺起來,可比自己親力親爲,當老黃牛要划算的多。

壟斷了信息交換節點的人,往往在體系中擁有最大的議價權,什麼都不需要自己幹,光靠制定遊戲規就能賺錢。

我身邊一位資管公司的小頭目,團隊10個人,2015年項目分成1000萬,自己一個人拿走850萬,手下9個人分剩下150萬,活都是手下乾的,自己輕輕鬆鬆。手下那些人因爲處在信息鏈的下游,所以湯是有的,肉是沒的。

更low一點的例子有嗎?也有,就是經常被白領們嘲笑的 房地產中介。

儘管這十幾年來穿着廉價西裝的中介們一直被認爲和洗剪吹是一個檔次的,但這波房地產交易大潮確實讓這個行業賺的盆滿鉢滿,許多?絲因此逆襲成功。

話說現在北上深一套很普通的市中心房子,哪個不是千萬元起跳,這其中的中介費按2%算就是20萬,一年只要能做成幾單,性價比遠超天天加班到深夜的白領們。

而與此對比,現在一個新三板公司上板前的法律審覈,律所收費也就區區15萬,律師收了錢還要承擔法律意見書的責任。而房產中介根本沒啥責任,既不需要文憑,也沒見他們做太多事情,十幾萬、幾十萬的中介費輕鬆入袋。

賺賣信息的錢,天生就要要比和賺賣時間的錢容易些。除了商業掮客,還有權力掮客,更加無本萬利。

2、最輕鬆的,是用錢來賺錢

房產增值、房租、利息、股權收益這些都算靠錢賺錢。

年薪幾十萬,不如拆遷戶。

對於普通人而言,在這個時代,個人財富增長的主要載體就只有房產增值。什麼都不如買房是過去十年來中國的社會共識。但很多人沒有再往深去想?爲什麼啥都不如買房呢?

答案是,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資本回報率增速高於勞動回報率增速的時代。

階層固化的一個重大標誌,就是資本回報率開始高於勞動回報率:房價只要稍微漲一點,普通白領辛辛苦苦攢了好幾年的收入瞬間前功盡棄,賺的再多也追不上資產增值的速度。

你們看那些投行精英,一堆又一堆sellside的人以跳去buyside爲上岸目標,體現的也是勞動回報率和資本回報率的差異。

現在只有極個別的行業(如互聯網),其勞動回報率的增速纔有可能高於資本回報率的增速,所以這其實也可以作爲判斷一個行業是否是朝陽行業的標尺。

香港人把買房叫“上車”,把工薪階層購置的第一套樓盤叫“上車盤”,其實特別形象——想象一羣人跟着汽車跑,只要你能跳上這輛車,你就是在車裏坐着躺着,也比外面那些追着跑的人要移動的快。

這,就是是靠錢賺錢的魔力。

當靠錢賺錢和前面說的信息壟斷相結合時,威力就更大,有人在國內某景點外承包了一個廟,稍作裝修,一年的純收益是400萬,接下去躺着數錢就好。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