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警句經典的句子

李開復演講稿,李開復在南京大學演講自述成長經歷

本文已影響 1.54W人 
李開復演講稿,李開復在南京大學演講自述成長經歷


成長中的十個啓發
——李開復在南京大學的勵志演講稿
今天我想用講故事的方法,來傳播我的一些理念和想法,就像我最新的一本書《世界因你而不同》一樣,我希望用更生動有趣的方法來講故事,然後希望你們從這些故事裏面得到一些啓發。今天我就從我的出生講起:我出生於1961年,臺灣。在這個圖上可以看出來哪一個是我麼?最小的、最胖的、頭最禿的。不過,現在我已經是家裏最高的,還可能是最瘦的,也還是頭髮最多的。我出生在1961年,我的父母親在當時已經是53歲和43歲,但是他們還是決定要把我生下來,所以這是我最感謝他們的第一個理由。但是,我更感謝他們的一個理由是,他們是非常開明的父母,他們讓我有一個非常快樂的童年,而且他們讓我有一個非常調皮的童年。很多人說,爲什麼一個人會有創意,爲什麼有些人會很聰明。我覺得理由可能有不少,但是其中之一重要的理由是,父母親讓他有一個非常快樂的童年,讓他有很多機會發揮自己的創意,雖然有時候這些創意有點頑皮甚至有點不乖。我小時候做過很多的這種頑皮的事情。有一次我發現,鄰居跟我們說他的家裏的池塘有100條魚,但是我怎麼想怎麼不對,然後基於父母親教我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我就去數。數來數去,我發現魚遊的很快,我數不清楚到底是不是有100條,但是我認爲這數目是不真實。所以基於一個科學家打假的精神,我就把池塘的水放光了,然後數得非常清楚,只有50條魚。當然,這個打假“專家”當時並沒有得到太多的獎勵,鄰居到我家去抱怨,我母親對他賠罪。但我隱約在我賠罪的母親的眼角和嘴角看到了一絲得意——得意這個孩子雖然很調皮,雖然害她去道歉,但是蠻可愛的、蠻調皮的、蠻聰明的、滿創新的、蠻大膽的。母親並沒有打我,在這樣的母親的鼓勵之下,我繼續做我的調皮的孩子。我在小孩子的時候,最討厭的事情,就是睡覺。怎麼樣能晚一點睡覺呢?每次我哀求我的母親能晚一點睡覺,得到的答案都是NO。於是我想辦法:我不能改變你的想法,但是我可以把你的鐘和表全部都改了。有一天晚上,我真的把所有的鐘表都改晚了一個小時,讓我也晚睡了一個小時。可是,第二天,當姐姐起來,全家雞飛狗跳,每一個人遲到,——上班遲到、上學遲到,都在抱怨我的時候,我又看到我的母親的眼角和嘴角有絲絲的安慰鼓勵,而且覺得我很可愛。可能因爲我的母親本身也是很調皮的,她從小聰明頑皮調皮的,也許她更能夠對我這種做法容忍。她常跟我我們說她小時候的故事。她在東北長大,當時因爲抗日戰爭,她從東北來到了北京,她就坐上了火車。她父母親對她很好,給了她半個西瓜,讓她慢慢吃。然後是她發現火車外面有很多小混混對她指指點點的,因爲我母親年輕的時候長得很漂亮。然後她就很不高興,她想該怎麼辦呢?在火車快要開走的時候,她看着一個小混混說,哎,過來過來。然後小混混就很高興的就走到她的旁邊,她就把半個西瓜蓋在他頭上。這就是我母親從小告訴我她的故事,也激勵我做一個頑皮的孩子。激勵、放權、鼓勵,這就是我開明的父母親。讓我最難忘的一件事情,當我入學之前,還在讀幼兒園的時候。那時候我5歲,在臺灣6歲上小學,當時我4歲多5歲。我讀幼兒園讀得非常枯燥,我就跟我的父母親說我想讀小學,我想大部分的父母親會說,“胡鬧,讀什麼小學,乖乖讀你的幼兒園”。但是我的父母親,耐心聽了我的理由,然後說好,那公立的小學是進不了,因爲它必須達到年齡。但是隻要你能考進私立的學校,我們讓你去讀小學,考不上就繼續讀幼兒園。然後,我就去考,還真考上了。考上了的時候,我母親和我一起去看放榜的時候,我記得,她的不僅眼角和嘴角,她的整個臉和整個身體都在笑,因爲她非常自豪有這樣聰明的一個孩子。我更感謝的不是能夠讓我早一年讀書,其實一年的光陰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讓我一個5歲的孩子,就認爲自己是個人,不是個附屬品,可以做決定,被父母親信任。這一點是最重要的。但父母親雖然非常放權,非常信任我,但是也不是從來不懲罰我。在適當的時候,他們會給我非常嚴厲的懲罰。就在讀這個小學讀了一個月之後,一個隔壁的阿姨來到家裏,阿姨就問我說“啊,還在讀幼兒園呢?”我說:“不,我早就在讀小學了”。她說,“小學?你讀的來麼?”我說:“當然讀的來了。”她說“你的成績如何?”我說“我啊,還沒見過99分呢。”因爲我的成績都是100分,多神氣啊!當時我看到我的母親,她的眼角嘴角沒有任何微笑。但是她也沒有做什麼事情。一個星期以後,我得了一個90分回家。我就被狠狠的打了一頓。我說爲什麼要打我,90分也不錯,比我少得還有很多啊。她說:“我記得一個星期以前你說過,你沒有得過、沒有看過99分,那麼今天你得了90分,我就要打你一頓。”我說“那也不要成績不好就打成這樣子啊?”我媽說,“不是打你成績不好,是打你不謙虛。”她說:“我們從小讓你做決定,信任你,讓你走你想走的路,因爲我們看你很聰明,希望你自信。但是自信是必須要建設在謙虛的基礎上,自信是必須要建設在自覺的基礎上的。自信是不是自大,不是自誇的——謙虛是中國人的美德,知道了麼?”這就是今天的第一個啓發:自信不能夠失去謙虛。(第一個啓發)在母親和父親的信任的環境中成長,也在他們不斷地把中國的傳統美德的教給我的環境中成長。到了10歲的時候,又有一件事情發生了。我10歲的時候,我哥哥從美國讀完了博士,回到臺灣。這就是我哥哥回到臺灣時的照片,我是右後方那個挺着胸的、正裝的十歲孩子。哥哥跟我說,爲什麼不跟我一起回美國?當時我記得母親又一次讓我做決定。但是,這一次她是非常引導我的決定。她說:“你記得麼,你小時候愛看的書《海倫凱勒傳》《林肯傳》《愛迪生傳》,這些偉人都是來自美國。我認爲中國人一點都不輸美國人,甚至超過美國人;但是,爲什麼這些自傳,這些了不起的人都是美國人呢?這是因爲美國的教育。我認爲你應該考慮到美國去讀書。當然如果你覺得不習慣,如果覺得不在父母身邊生活,你也可以絕對不要去。”最後,我還是決定聽媽媽的,還是去美國讀書。這是我的第二個最重要的決定。我想如果母親給了我生命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她給我選擇,是第二件最重要的事情;她在我十歲的時候,給我自由是第三件最重要的事情。因爲作爲家裏的幺兒你可以想象,她還是多麼不捨得讓我去。但是她爲了我好,還是讓我到美國去做小留學生。去了以後,還又感覺不捨得,然後她又花了一半的時間在美國陪我。這也是很大的犧牲,因爲作爲不懂英文,在美國,整天在家沒事做,除了幫哥哥嫂嫂和我做飯以外,她任勞任怨在美國跟我呆了3年半的時光。所以我對母親給我愛,給我生命、選擇和自由是牢記終身的。在美國,我也感受到了美國的教育。美國的教育是一種鼓勵的、支持的,是一種放權的。我記得當時我的數學,他們覺得我的數學特別好,然後他們就讓我感覺我就想數學天才一樣,給了我非常大的自信。最後讓我在美國田納西州立數學比賽中得了第一名。當然後來我發現,其實自己並不是數學天才。但是我發覺,當大家鼓勵都你的時候,你就對自己有信心,甚至對這麼枯燥的數學發生興趣。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學習。同時,我也發現有些科目不是很好,比如歷史,你想一個11歲的孩子去學美國曆史,這也是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我記得老師跟我說,考試考不完,你可以回家去考,你可以翻字典,你可以用整晚去做這一小時的考試。但是我相信你不會去翻書。這句話也讓我牢記終身。他就意味着對11、12歲的孩子就有一種信任,讓我理解了誠信的意義,讓我理解了責任感的意義。在這美國的環境中呢我也得到了很多的機會,包括了創業的機會。在高中的時候,我得到了很多的創業的機會,我得到了一個特別的獎賞。然後高中畢業之後,我進入了哥倫比亞大學。當時,在哥倫比亞大學,記得父母親最擔心的就是:啊,那是紐約啊,離哈倫區離黑人區很近啊,是不是很危險?於是我的父親、姐姐,還有媽媽(沒有在這張照片裏)還有姐姐的孩子一起去紐約看了一遍。最後,他們說紐約很危險,但是哥倫比亞大學很安全,你可以讀。30年之後,我太太跟我媽媽說一樣的話,因爲我女兒也考入了哥倫比亞大學。所以,今年的4月,我們全家也是跑到哥倫比亞大學,去看了一遍。但是,結論是:紐約很安全,哥倫比亞大學也很安全。因爲紐約市長在這麼多年做了很多好的工作,紐約已經不是那麼危險的一個城市了。在哥倫比亞大學,我得到了很多。得到了最多的是,雖然作爲偏重理工的學生,哥倫比亞大學有一個很特殊的要求,就是要求每一個學生要學哲學課、文學課、藝術課、音樂課。當時很多像我一樣的理工科的學生或者像我這樣偏理工的學生,都認爲:這些課讀來幹什麼?有什麼用?可是讀完了以後,還是覺得蠻有意思的。這是當時我讀過的課本。從柏拉圖到Nietzsche(尼采)到Freud(佛洛依德)都讀過。讀完了以後還是覺得蠻有意思的。但一直到今天,我來回顧,我才覺得讀這些哲學和文學的作品,還有那些哥倫比亞大學的大師幫我們講解,對我來說,讓我有了一個更開拓了的視野,讓我有更多的方法來思考問題。那麼理工科和學人文的,左右腦的發展是不一樣的,在哥倫比亞大學我得到了比較平衡的發展,這對我是相當有幫助的。甚至我想,如果不是哥倫比亞大學,也許我寫不出這四本書,也許我不會做這些演講。所以,這樣的一個學習,我覺得非常有用。所以,我鼓勵在座的理工科的學生,不妨選修一兩門這類課程,尤其是那些對此有興趣的。在這裏你還可以看到真的是我的課本,在右邊中間的那本,《文言文入門》。那是當時,我跟老師說,你怎麼老教西方哲學,不教東方哲學呢?他說,對不起,東方哲學你要去選修。我說好,選修就選修。然後我就到中文系裏面,選修了《文言文入門》。所以,如果你看了《做最好的自己》,裏面說了很多莊子老子的話,然後你懷疑11歲到美國的李開復,這一定是別人代寫的,他自己是不可能知道老子和莊子的,其實是不對的,當時我確是都讀了。只是當時真的記得麼,也不一定。但是我發現加入了Google之後,什麼文言文一句話,不能全部記得,沒關係,只記住一段,其他谷歌一下就知道了。你打入“學而時習”,然後其他的它就告訴你,是不是?所以文言文也是當時學到。所以,這個非常開闊的一個教育,一個人文的教育,在英文叫做humanistic education, liberal education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當時我選擇的是政治系活法律系,那是哥倫比亞大學非常著名的,僅僅排在哈佛和耶魯之後第三名的系。當時呢,我實在讀的非常辛苦,因爲我每天上課就想打瞌睡。雖然我進入的時候,感覺自己很有理想,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我想就像各位進入南大的時候,想着自己要修什麼課,要做什麼專業,都是抱着滿腔熱血,但是有時候一讀起來就發現有點枯燥。當時,我讀政治系的課程,確是感覺每天就想是打瞌睡,不知道怎麼辦。當時打瞌睡的時候還有很有趣的一件事情,就是還有一個人陪我打瞌睡,這個人就是現任的美國總統,奧巴馬。認得出來時他麼?是不是人到中年,反而更帥了?——我把這當作對我的一個讚美,謝謝!可是我非常幸運的是,我發現我的最愛,電腦。雖然我不愛法律,但是我很愛電腦。怎麼找到電腦的呢?其實也是很偶然的,我就是在高中時就對電腦產生興趣,讀大學的時候,雖然是選擇法律系,但是,我總是想着要不要去選修一些有興趣的東西,於是我就選修了電腦課。一修就發現,這個真的很酷。就想到電腦有沒有可能改變世界,有沒有可能電腦可以取代人腦,雖然當時電腦的就業是不容易的,不像今天這樣。法律系的就業是非常明確的:畢業之後,讀了law school,然後做律師,然後再從政或者什麼的,是非常明確的。電腦是非常不明確:當時能夠僱computer scientist的,恐怕只有IBM一個公司。但是,當時我並沒有想這麼多,我只是想着這麼好的東西,一定會越做越大越做越好。更重要的不是說就業的方向在哪裏,而是說這是我心中想做的事情。然後我就告訴自己說,我應該轉系。然後我就從法律系轉到了計算機科學系。爲什麼?如果說想一想,爲什麼我會突然找到我的最愛?我想,主要理由,就用一句話來解釋,就是:天賦就是興趣,興趣就是天賦。(第二個啓發)就算它不是,它也會變成這樣。因爲,你想想,如果你對一件事情有天賦,你做的很好,周圍人的都誇獎你,然後你都是得第一名。那慢慢的,你就會想,哇,我好厲害了,我好有興趣啊,沒有興趣,也變成有興趣了。如果你想象對一件事情,你有興趣,然後吃飯睡覺洗澡,都在想他,那麼你當然就會做得很好,因爲你想的時間,你愛他忍不住是做他,最後你沒有天賦也做出天賦了。所以我覺得興趣和天賦兩個是相輔相成的。當然不是百分之百,但是百分之九十九,應該不爲過。我以前也喜歡數學,後來喜歡計算機,都是這個道理。還有一點提醒各位同學,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裏,不妨想想你的天賦在哪裏;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天賦在哪裏,不妨想一想自己的興趣在哪裏。如果你覺得兩個都不知道,那不妨像我一樣,對那些有趣的課程,先去選一選或者旁聽一下,也許你就會像我一樣,從計算機裏面或者你選的課裏面,找到你的興趣。83年,我從哥倫比亞畢業,到了Carnegie Mellon去讀我的博士學位。在Carnegie Mellon,我有兩個教授,對我有非常大的影響。第一個教授是我的系主任Nicole Hagerman,是我進入學校見的第一個老師,當時我就問他說,“Nicole,你對我們有什麼期望?對我們的博士論文有什麼期望?”。他說,“非常簡單,我希望你在你的狹窄領域裏,成爲世界第一人。我希望你的論文,成爲你的狹窄領域裏的世界第一人”。當時,我覺得非常震撼,作爲一個大學剛畢業的學生,怎麼能想世界第一人,世界第一的論文?這怎麼可能呢?我就問他,怎麼有這個可能?然後他告訴我說,“先讓我解釋一下,不是讓你成爲計算機的第一人,也不是讓你成爲人工智能或者語音識別的第一人,而是說你的論文題目是什麼,在這個論文題目的狹窄領域裏,你的論文就是世界最好的論文,你就是在這個論文的狹窄領域裏,世界的第一人。這就是你應該有的期望,至少應該朝着這個目標去做,即使做不到,也要努力的去做。這句話我就牢牢記在心中。”然後我又問他說,“所以,我從Carnegie Mellon帶走的,最大的禮物,最重要的財產就是我的博士論文,這麼說,對麼?”他說,“不對,你的博士論文做完就過時了,你的領域可能做完就換了。但是你的讀博士的幾年過程中,學習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做學問,如何從不同的多的觀點來看事情。你會學到,看到未解的問題,如何去開始分析它、解決它、解決它。當你看到一個未解的問題,你會首先理解,一個問題不是非黑即白的,是從很多的觀點來看問題,你會學會尊重別人的思考,然後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問題,然後從衆多的觀點裏面挑選一個最合適你的,來做你要做的學問。這就是你從Carnegie Mellon帶走的。”所以,我把他說的這句話,轉換成了一個比較中國式的描述。我們中國常常說,傳道、解惑,但是在21世紀,尤其在研究的領域裏,我想說的是:思考其實比傳道更重要,觀點其實比解惑更重要。(第三個啓發)這句話告訴我們的,就是說,老師做老師,可以做應該做的,不僅僅是把一個道理教給學生,而是要讓學生如何思考。這樣他畢業以後,可以自己去學新的學問,學問而不是需要老師。這就告訴我們,學生有一個問題,老師不僅僅告訴他說,這個問題的回答是什麼;而是告訴他,每個問題有很多不同的觀點來看它。當他理解了衆多觀點之後,他再去挑哪個觀點,而不是認爲每個問題只有一個回答。這是我的系主任帶給我的第三個啓發。之後,我就選擇了我的導師,我的導師是Raj Reddy。我的導師讓我做語音識別,當時他告訴我說,你想讓計算機變得跟人腦一樣,能取代人腦,那我們就取代人腦一個事情,你來做一個懂語音語言的系統。我覺得這很好,那麼怎麼來做呢?他說你應該用“人工語音專家系統”來做,他說這個事是最hot的technology,我說OK。然後我就做了一年。做了一年發了一篇論文以後,我想到這個論文可以延續下去,但是做不了像Nicole Hagerman說得那樣,成爲該狹窄領域裏最好的一篇論文。所以我想了半天以後,我覺得說,也許要跟我的導師探討一下,有沒有更好的方法來做語音識別系統。那麼,剛好有一個師兄,他教了我一些語音識別的統計學的方法和統計的模型,於是我就大膽去見了我的博士導師Raj Reddy。我跟他說Raj,我覺得語言識別,你給我指的路我很喜歡;但是你讓我用的方法,專家系統,我覺得可能行不通,我希望用我的一種方法,統計的方法來做語音識別的問題。當時我的導師聽晚了之後,他給了我的回答,讓我牢記終身。他是這麼說的,他說,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第四個啓發)我們都知道哲學家伏爾泰說過一句話,他說我不同意你,但是我用我的生命來捍衛你說話的權力。這是一種言論自由的一種描述。但是我覺得我的導師Raj Reddy更了不起:因爲他不僅是捍衛我發言的權力,他還要來支持我;而且他不僅僅嘴裏支持我,他行動上也支持我。他後來給我買了最好的機器,給我買了最全的數據,然後,真的讓我來做出了一個當時最好的語音識別的系統。事後,有人問他說,你的學生來挑戰你,爲什麼你這麼有胸懷,來接受他的意見?他的回答,也讓我牢記終身。他說,“這其實不僅是一種胸懷,而是科學家應該有的精神。因爲在科學麪前,我們都是平等的。老師和學生都是面臨一些未解的問題,我並不能確定我的方法比開復更好;但是我可以有權力有我的意見,開復也有權力有他的意見。我個人認爲當兩個意見都可能可行的時候,他應該用自己的意見來做,因爲這是他的興趣,他的信念。他走他的路可能會比走我的路更有有利,也可能更成功。所以我要用這個方法來支持他。”這是他的回答,其實他這句話不僅代表一種胸懷 和雅量,而且是一種很珍貴的領導力。博士論文在88年成爲一個語音技術的突破,也在《紐約時報》和《商業週刊》登出來,被選爲當年最大一個突破。現今天也成爲很多語音產品裏面的核心技術。但是在這些成功的論文之中,我又碰到了一個巨大的挫折。這個挫折,就是我在我讀博士的第二年的暑假,我接了一個教書的機會。這個機會,是我來教60位賓州的天才,教他們如何編程,共有8個禮拜的時間。當時,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工作,而且還可以賺點外快。我就每週一三五的8點鐘到教室,1個半小時我教他們編程。我記得很清楚,當時黑板從左到右,擦掉然後再從左寫到右,一直到一個半小時結束。下午,我再在實驗室教他們編程。8個星期之後,他們都會編程,而且編的都很好。當時,我感覺非常的欣慰,我覺得自己真是個好老師。一直到後來,我到我到我老闆的辦公室去拿我的薪水,才發現我的老闆桌子上旁邊有一疊紙。我問老闆,那是什麼東西。老闆說,哦,那是學生對老師的評語。我說,我可以看看麼?他說,你呀,別看了吧。我說沒關係,我看了明年纔會學習,纔會教的更好。他說,明年你還要教啊?這時候我就知道情況不妙了,拿來一看,果然慘不忍睹。他們把我評爲最壞的一個老師,給我起了各種綽號,包括開復劇場。我今天還記得很清楚,Kaifu theatre。“他在上面講話,我們在下面睡覺。”還有些說,“從來沒見過目光不接觸的老師,他對着黑板講話,我們聽都聽不見。”各種各樣的問題都提出來,當時我受了巨大的打擊。我面臨了一個十字路口,是不是以後就不演講了,不要溝通了?但是我想起來在大學時代,在哲學課裏學到的一句話,Heraclitus(赫拉克利特),希臘的一位哲人,曾經說過,一個人如果能夠思想,但是不會溝通、不會表達,其實他等於沒有思想。那我怎麼都不能讓自己做一個沒有思想的人。於是我決定,要學習如何溝通。我找了各種老師問他們,尤其是那些演講很好的老師,問他們,你們演講的祕訣是什麼?他們就告訴我說,你的學生怎麼批評你?我說,他們說我目光不接觸。他們就教我如何目光接觸,就是隨機的看人,依次看他的眼睛,3-5秒鐘,不可以這樣看下去,這叫機關槍式掃描。但是我說如果這樣盯着人眼睛看,我會不好意思的,而且我想到他們是不是又該給我起綽號了。老師說,你先緊張沒關係,你看最後一排你的同學,看他們的頭頂,因爲他們在最後一排,他們也不知道你在看他們。然後老師說,你會緊張麼?我說本來不知道會不會,但是現在你說了肯定會。你會發抖,很簡單,你把你的雙手放在講桌,用力的壓下去,你就不會發抖了。其實,今天我已經不再發抖了,沒有發抖對吧?但是我已經習慣性的把手放在這裏了,因爲這是我老師教我的。講這些故事的目的,不是要教你如何成做一個優秀的演講者,雖然你有興趣,在網上我也有一篇叫做如何成爲一個優秀的演講者的一個PPT。但是講這個故事,是讓我們知道,人生會面臨很多挫折,面臨很多挫折,我們第一個會想到的,就是受了懲罰,爲什麼這麼倒黴,爲什麼是我,我這麼慘,我好可憐,我能不能把他忘掉?不對,受到挫折,你不能把他忘掉,受到挫折你要想想看,爲什麼受這個挫折?然後問問看自己,以後要怎樣做,纔不會碰到這些問題。自己有什麼問題缺陷、缺點,自己怎樣去彌補,如何去學習,如何去成長。我發現我的一生成長最多,都是來自於挫折,而不是來自於成功。所以當你碰到挫折碰到失敗碰到了不如意的事情,一定要想記住這句話:挫折不是一種懲罰,而是非常好的學習機會。(第五個啓發)90年到96年我離開了學校,然後88-90年,我在學校做了兩年的教授,90年呢離開了學習,到了蘋果。在蘋果,我繼續把語音識別做到了蘋果機器裏去,然後做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在蘋果我從一個科學家,也幸運成爲一個經理人,而且在6年中成爲了蘋果的副總裁。可能有人納悶的說怎麼可能科學家這麼快成爲副總,怎麼可能這麼快?其實這個地方,我要解釋一下,其實在蘋果我沒有能力成爲副總裁,只是這個時候蘋果面臨了巨大的問題,一兩年都要裁員一次,一邊裁普通的員工,一邊是副總裁跳槽。6年之內幾乎全部跳走了,然後一個一個的總監升副總裁,經理升總監。然後,我就在這樣一個蜀中缺大將的情況之下,成爲了Google的副總裁。但是就算如此,我還是在蘋果學到很多東西。我在蘋果學到了做產品一定要把用戶放在第一位;一個科學家做事情,往往是隻會想到什麼是最新的,但是工程師一定要先想到用戶的利益,把用戶放在第一位;我在蘋果也學到了,如何去做一個好的管理者。我記得當時我成爲一個管理者,是非常的偶然。當時我的老闆到我的辦公室說,開復,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你要先聽哪一個?我說,先聽壞消息。壞消息,是你的項目被砍了。我說,好消息是什麼?好消息是,我們還砍了幾個別的項目。我說這算什麼好消息。他說,我們把砍掉的項目,都歸你管,恭喜你成爲經理了。當時我說,你確定我能做經理麼?他說,我覺得你可以。我說我沒有經驗啊,我沒有學過做經理,沒有這個技能。他說,其實一個好的領導者,他最重要的不是什麼管理技能,這些都可以學的;最重要的是他能得到周圍人的信任和尊敬。(第五個啓發)我覺得你可以做到這一點,其他的我都可以教你。這是我學的非常重要的,所以到後來我挑選我的團隊裏面,誰能成爲經理,誰能成爲領導者,我就會想誰是最被別人信任的、被別人尊敬的人,而不是誰最會拍馬屁,也不是誰最會講話,也不是誰最會搶功勞。信任和尊敬是最重要的。在蘋果經過了6年的裁員,最後,我終於受不了了,到了SGI。到SGI很不幸,又碰到裁員。後來我太太還曾經跟我說,你好像是一個帶來厄運的人,到了什麼公司,他都裁員。後來她跟我說,像你這樣的,只能到微軟去了,只有像他們這樣財大氣粗,估計不會裁員。這是開玩笑,但是,在SGI,我進去的時候是非常風光的一個公司,是技術非常富有的公司。當時在好萊塢的電影,比如說《魔鬼終結者》,裏面的這些特殊效果都是SGI製作的。可是在SGI,一方面,也學到了很多東西,比如我們做網絡服務器,賺了很多錢;讓我學會了如何去管理研發的團隊。但是我們也做了很多錯誤的決定,最大的錯誤的決定,就是我們做了這樣一個軟件。這個軟件其實非常酷,它能讓你在一個瀏覽器裏瀏覽三維的環境,當時你知道還是1996年,13年前,還沒有三維加速器的時候就可以看到一個三維的環境,這是非常非常了不起的,沒有任何一個公司可以做得到。因爲SGI很懂三維的技術,能做這樣一個三維的動畫,在瀏覽器裏面。當然今天都能做得更好,因爲PC快了幾十倍。但是當時,真的只有我們能做出這樣的東西了。所以我們這批工程師,就有點得意忘形,就說好,我們知道怎麼做了,把這樣一個做成一個產品,讓Netscape、讓IE去用,然後去做一個開發的工具,然後它就會成爲一個了不起的三維動畫的工具,甚至我們可以改編網絡革命,可以做一個像second life這麼酷的personal reality。我們可以做一個比flash更好的flash,三維的flash。當時這就是我們的夢想。但是這批瘋狂的工程師,他們懂技術,但是真的沒有想清楚,市場在哪裏。我們又想讓三維的環境,讓三維reality的人高興,又想讓三維flash的人高興,最後做出了一個下載2M的Netscape flogging。可能在座的各位會說,下載2M的有什麼了不起的,現在都是2M的。但是當時2M,在美國都是撥號上網,2M下載要用差不多20分鐘,所以根本很少人使用。然後我們試着去說服Netscape去捆綁,很好的消息是它捆綁了,但是IE不捆綁。所以很多用戶都無法看內容,它無法看內容,那網站還爲什麼要用你這樣的技術呢?最後種種的理由,結果這樣的一個部門失敗了。他失敗的理由也就是沒有看清楚,市場的需要,想滿足兩各用戶羣,最後兩個都沒有滿足。然後太樂觀的,把技術的優勢,把科學家的又新又酷的滿足感,取代了一人商人的對用戶體驗應有的商業價值,應有的商業模式。這是我們犯的一個錯誤,這個錯誤非常慘痛。當時,記得老闆把我叫到辦公室告訴我,你的部門要取消了。然後我跟他說,這個我可以賣錢呢。他說好,能賣多少錢?我就告訴他能賣多少錢。他說那你就去賣,我給你6個月去賣。我說好。他說回來回來。我說怎麼了?他說你後面有多少人?我說一百人。全給我帶走,付不起那麼多薪水。我說OK。再回來回來,你也給我走。這就是他對我說的話。在6個月之後,我們就把這個部門賣掉。但是很不幸的是,買這個部門的公司,他也養不活這100個工程師,因爲這個項目實在做得太大了。他把90個都解僱了。當時我遇到了一個人生的低谷,感覺到我不但一個產品失敗了,犯了巨大的錯我,而且我影響了90個人,和他們的家庭。這是有一個當時覺得,幾乎不可原諒的錯誤。然後我進入了非常抑鬱的狀態,甚至去看過一些大夫。但是,我最後還是站起來了。當時我想到的是,我演講的挫折,讓我學到了教訓;那麼產品的失敗,讓我學到什麼教訓呢?我學到的教訓,一句話來說,就是創新本身並不重要,有用的創新才重要。(第六個啓發)這是一個科學家轉型,常常會碰到的問題。因爲在學術界裏面,我們永遠在衡量的是不是新的,是不是前人已經做過的,做過的我就不再做了,沒做過的我纔去做。只要證明它沒有別人做過,我就可以出論文,我就可以畢業,我就可以評職稱。當然學術界,尤其是大學的學術界,需要如此。因爲他們站在學術的前沿。但是在公司裏,創新必須要讓位給有用;我們寧願做一個有用但是不創新的產品,也不願意做一個創新但是沒有用的產品。作爲一個商業運營的公司,我很不幸的忘記了這一點。然後,我告訴自己說,以後,我要把有用創新作爲我個人作爲我的每一個做產品的一個衡量。在98年我又做了一個巨大的決定,在把公司賣掉之後,尤其抑鬱之後,我加入了微軟,回到了中國,創立了微軟中國研究院。爲什麼做這麼大一個決定呢,從一個商業公司的副總裁,又回到了學術界,而且從美國回到了中國,而且從一個副總裁,變成了非副總裁。從各種角度看起來,都是走了一個回頭路,走路不是往前走而是向後。這是一個很奇怪的決定,爲什麼會做這樣一個決定?因爲91年的時候我的父親過世了,我記得很清楚,當時他對孩子所說的話。他在49年來到臺灣,之後只有一次機會回到故鄉,回到四川。回到四川之後,他每一次談到他的故鄉,就會落淚。而他是一個不苟言笑的人,而且從來不笑不哭的人。但是,他卻不能自已的懷念他的故鄉。當他在他的病牀上的時候,我記得非常清楚,他已經快要神志不清了,但是他說他做了一個夢。他告訴我們說他夢到了,來到一個海邊,在海邊一塊石頭,石頭上有張紙,紙上寫着四個字,這四個字是“中華之戀”。這種愛國情操,懷念故鄉的思維,讓我們孩子非常震驚。這樣一個不苟言笑的人,是什麼震撼了他,他藏在心裏對故鄉的懷念,終於在他過世的那一年他表露了出來。而且他當時正在寫一本書,《周恩來傳》。當時國共合作的時候,他在周總理身邊工作過。這本書他並沒有完全寫完,後來他生病了,他在病牀上的時候,我就問他,我說爸爸,我會幫你找你的學生來完成這本書的。然後他說,這本書寫不寫完不重要,我其實還想寫另外一本書,就是《中國人未來的希望》。當時他的身體已經很不好了,所以我就沒有再繼續問他,中國人未來的希望是什麼。但是這種情景,總是在我心中無法揮去。所以我一直想什麼時候可以回中國工作,可以更多理解他對祖國有這樣的一種情感。他在過世之前把他的孩子們叫到它的身邊,他說,我希望你們能夠有一個未來到中國工作,而且最好能把先進的教育也好,技術也好帶回中國。在91年的時候我正在蘋果工作,我還沒有看到這種機會。在蘋果也回到幾次中國,但是當時會想如果回到中國,加入國企或者當時的高校,我會非常嚴重的水土不服,我不能提供我的價值。而且當時的高校或國企也不會,不能夠,讓我發揮出我的潛力。所以一直不能夠做我父親想讓我做的事情。一直到98年,當微軟要到中國。我覺得說,有了微軟,有了微軟研究院的力量,而且是世界第一的軟件公司,它聘請了我,這樣,我會在我非常熟悉的環境裏工作,然後回到當時還不能說懷念而是好奇的故鄉。所以九八年,在我所有同學的不理解下,我放棄了副總裁的頭銜,放棄了在硅谷的家,放棄了已經成爲一個商業領袖的地位,回到了一個非副總裁的普通管理者的職位,到了一個研究院的地方,然後回到了中國。但是我覺得這是我心裏想做的事情,是我父親想看到的事情,然後我就做了這個事情。這個事情做得時候,我的朋友非常不看好。我記得我告訴我的朋友說,我要到中國創研究院了,多酷而且在微軟。你們跟我一起回來吧,他們都在給我潑冷水,他們會告訴我說,聰明的人會從中國到美國,沒有從美國到中國的。他們告訴我說,我決不跟你回去,而且你最好也不要去。但是我總是認爲我可以把這件事做成功,當我聽到很難做的事情的時候,我碰到一些挑戰和挫折的時候,我總會問自己,最壞的情況是什麼?當時我看了看中國,當時研究院的情況呢,是一塌糊塗。無論是高校國企外企,沒有一個有做出一個世界一流二流甚至三流的研究的地方,甚至外企,也只是把這個當作進入中國的一個交換禮物而已,沒有人在認真做研究的工作,沒有一個把自己最好的人送到中國。所以我告訴自己說,就算這些人全部不跟我回去,我一個人就找十個學生,傾囊售出我心中的所有絕活,讓這十個人成爲世界可以接受,不是一流的但是可以接受的科學家,這我絕對可以做得到。我在學校教過書,我再蘋果做過研究,我絕對可以帶出十個人,讓他們做出不錯的工作。雖然不是世界一流,但是應該可以做到當時的中國外企的第一。這是最壞的打算,我說好吧,最壞就做到這樣吧。然後我就回去了,但是非常幸運的是,在回去以後,又發現,在我做這個決定,在宣佈出去之後,得到了媒體關注之後,倒是有一批在美國的中國人,他們和我的想法是一樣的,包括張亞勤,包括其他的一些加入微軟研究院的朋友,慢慢就形成了非常強大的研究的力量。完全不是我帶的十個學生,而是我帶的非常厲害的十個研究員,他們各帶了十個學生,慢慢微軟研究院就成爲了一個旗幟性的一箇中心。它在中國,是計算機界的第一的研究機構,在亞洲我認爲也是世界第一的研究機構,在世界也被認爲是一流的,這裏可以看到麻省理工學院評委把它評爲hottest lab,這個事我非常自豪的一個成就。在做了兩年之後,比爾蓋茨把我調回了總部。去負責一個新的項目,因爲時間關係,不多介紹這個項目細節。回到了比爾蓋茨身邊,在他身邊學到了很多東西,也學到了微軟這麼大的一個軟件機器是怎麼運行的,這都是非常有意義的知識。可是從02年的時候,我就發現在這個巨大的機器裏頭我僅僅是一個零件,也許是一個很光鮮的零件,也許是一個很被重視的零件,但是絕對是一個可以被替代的零件。於是我就在想我還有什麼事情可以做,同時我也很懷念在中國工作的,在微軟中國研究院工作的那兩年,我在想有沒有什麼機會可以讓我回到中國。所以我四處的打聽慢慢的去找,終於在05年的時候,注意到Google準備進入到中國的消息。然後我就想也許這就是最好的機會,因爲我周圍的很多人,大概有三四百個科學家離開了微軟來到了中國,他們去了以後都非常的快樂。他們說,我爲什麼不考慮一下。但是我一直都沒有考慮,一直到我看到這個消息,因爲我覺得Google是個很酷的互聯網公司,他有很好的創新模式我都想學。但是,沒有足夠的動力離開西雅圖到加州,從一個美國公司加入到另一個美國公司。但是當Google準備進入中國的時候,這個時候好像覺得可以一石二鳥了:既學到Google的創新模式,又回到了我熱愛的中國工作,所以我就問Google說,唉,你是不是真的到中國?如果是的話,也許我有興趣。然後很快就得到了Google的offer,但是呢,微軟發現這個事情以後,微軟很生氣後果很嚴重。在05年的7月,我和Google被微軟告進了法庭。當時是一個很轟動的消息,這個消息在媒體有很多報道,且有很多報道都是負面的,而且是不實的。當時我看到這些負面的不實的報道,幾乎讓我痛不欲生,因爲這些報道里面,他們質疑了我的爲人,質疑了我的誠信,而他的這些質疑都是在不實的信息裏面,錯誤信息基礎上的質疑。但是我作爲一個官司暴風眼裏的被告人,我不可能出來講話,所以對我這樣一個積極主動的人來說,最糟的事情就是被冤枉了,卻不能自己辯解,而且非常無助,就是那種感覺,而且我似乎又進入了抑鬱的狀態。但是我又想到了一句話,這句話其實很早就是我的座右銘,我也很早就把他分享給中國的學生,當時我想到了,我早就告訴中國學生這句話,我自己有沒有做到呢?這句話就是:有勇氣去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事情,用胸懷來接受那些不能改變的事情,用智慧來分辨這兩者的不同。(第七個啓發)當時我就想到了,在訴訟這個暴風裏,我不能改變的是什麼,就是媒體的報道:媒體會繼續的報道,媒體會誇張的報道,媒體的錯誤的報道,媒體的不公的報道。但是這些報道我無法改變,因爲我不出來辯解,他們就會不斷的把信息放大,不斷的把負面的信息放大,不斷的把錯誤的信息放大。但是,這是媒體的偏信,我沒辦法我只有接受,但是我可以不去看他。所以我就取消了所有的報紙,取消了所有的報章雜誌,然後連網都不上了。整天沒有任何媒體的信息。那麼不能改變的是媒體的報道,哪兒什麼是可以改變的?可以改變的是,讓法官判定我沒有違約,我可以加入Google工作,我可以去多的理解這個官司背後的那些信息,然後來挖掘各種的證據來提交給法官,讓他看我可以回到中國,加入Google工作。於是我就每天16到18個小時的工作,一週七天的工作,六個星期做下來。我在各種信件中挖掘,而且碰到了很多阻礙,比如,爲了得到我需要的證據,我們和微軟要了十幾封郵件,這十幾封郵件很快就給了我們,是一疊DVD。這十幾封郵件,怎麼會一疊DVD?一放去才發現時30萬封郵件,在座的同學,可能會問30萬封郵件,也不會有一疊DVD?但是,我還要補充的是,這30萬封郵件不是文字,是照片。因爲根據美國的法律,提交文字信息是允許用照片格式來提交的,提交照片的格式就算你搜索什麼文件,也是很難搜的。但是他們可能低估了Google和我,我用了更好的OCR的program,而且還是微軟提供的,應該是中國的某一個機構做的,然後放在office的插件裏面,我發現轉的還蠻準的。我就用那個program把所有的照片都轉換成文字,裏面有些錯誤,但是大部分還是很準的,然後我用Google的desk search 去搜裏面的內容,所以我那十幾封郵件,最後都被找了出來。然後提交了上去之後,法官當然就答應了我回到中國工作,微軟在兩個月之後就撤訴了。這個事情就得到了圓滿的結束,我如願的到了Google工作,然後回到了中國。但是很有趣的事情就是,我當時到了中國之後呢,我還想進行澄清,我的公關公司對我說你就不必說了,沒有人在乎的。我說怎麼可能,當時寫的那麼沸沸揚揚的,這個那個的,怎麼說現在就不在乎了呢?他說你打贏了官司,就是答案了。我說那不用解釋所有的信息,他說,大家覺得你打贏了,就都是假的,沒有人會問。不行,我還要講。我的公關經理說,那這樣,如果有人問,你就講;如果沒有人問,你就不要講。然後我就出來了,沒有人問。我準備了半天信息,就這樣一直沒講。所以學到了一個很有趣的事情就是說,當時改變媒體的想法是不可改變的事情,所以當時我就專注官司打贏,但是很有趣的事情是,官司打贏了,不可改變的事情也改變了。媒體就不在相信以前的事情了。所以專注可以改變的事情,不要浪費一秒鐘的時間在那些無能爲了的事情上,因爲我們人生是有限的,時間是有限的。在九月我就很有幸得在Google工作,這個工作說是在工作,其實更應該說是在學習中。就像我說的,我想學習Google的成功,學習在互聯網上Google爲什麼那麼了不起那麼成功。這裏我給同學的建議是,我們要活到老學到老。你們畢業第一份工作主要看能不能學習,第二份工作還是要看能不能學習,第N份工作,還是要看——不是主要看——但還是要看能不能學習。爲什麼我在微軟最後的兩三年做得不舒服呢?一方面是因爲我覺得我再原地踏步沒有進步,沒有學習。當時那時候不是說一定要跳槽,因爲有時候一個公司會給你另一個平臺,讓你換一個工作。但是如果在這個公司整個崗位如果你工作沒有學習,沒有進步,你就應該換一個工作,因爲,尤其在科技界,科技改變的這麼快,如果科技改變這麼快,你沒有在進步,那很快的你就落伍了。在Google我到底學到了什麼東西呢?我們先講第八個啓發:求知若飢,虛心若愚。(第八個啓發)這句話聽起來很有道理的,像想文言文的一句話,是哪來的呢?是蘋果的總裁Steve Jobs說的,他說這句話很奇怪,“Stay hungry,Stay foolish”,讓你不斷做一個很餓很笨的人。這什麼意思呢?這就說我們在求知的時候,肚子永遠是餓的;而求知的態度,應該認爲自己是笨的,別人是聰明的,所有的知識是值得學習。這是一個很虛心,要學習,就是活到老學到老的意思。那我在Google到底學到什麼呢?Google成功的祕訣到底是什麼呢?是最精準的搜索,是最大規模的數據量中心,是最好的創新模式,是如何成爲讓人嚮往的公司,這是在做各位會想到的四件事,當然這四件事很重要,我也都學到了。但是這四個不是最重要的,我認爲在Google學到的一個最重要的祕訣是,可以說是他的文化,也可以說是他的管理的方式。Google管理方式很特別,就是用你希望被別人管的方法來管理別人。怎麼說呢?Google著名的事情,就是他僱聰明的人,聰明人應該怎麼去管他們?其實聰明人你不可以管的,所謂管理應該少管多理。應該提供一個環境,讓聰明人覺得他們被信任被放權;給他們空間去發揮自己的能量,提供各種條件,讓他們不要走太多彎路;讓他們知道自己的聰明才智,被理解被感謝,這就是聰明人想要的事情。問問你自己,問問你周圍的同事,以後你想要有什麼樣的工作環境?當你成爲管理者的時候,不要被你的權力所迷惑,忘記了你還是未做管理者,只是一個聰明的工程師或者科學家的時候,你希望的環境,就是你應該提供給你員工的環境。那麼Google的環境是什麼呢?就是非常的放權,讓員工有自己的時間,讓員工有20%的時間,做想做的項目。各位顯而易見的,這都是聰明人想要的,我都不要解釋了。第二個,是沒有特權的階級,每個人都平等,多聽員工的聲音;理解每一個人,他的貢獻,然後用非常明確的方法來感謝。不要泛泛的說good job,而要非常明確的提出他的工作特點在什麼地方,要讓他知道,你不僅僅感謝他的聰明,而且知道他的這項發明或者這項產品,或者這個程序,到底有什麼特點。還有提供很好的資源和環境,讓員工沒有後顧之憂。這些就是Google的祕密,就是要管聰明人,就要給他們很好的環境,讓他們能夠發揮信任,並且付諸實踐。這就是我學到的最重要的事情:用你想要被管理的方法去管理別人。第九個,我最後又離開了這個環境。大家會覺得奇怪了,爲什麼他描述的這麼好的理想國的環境,Google中國。
下面我要講的就是第九個啓發:就是追隨你的心,用你的心引領你的生活,其他的都是次要的。(第九個啓發)這句話來自於Steve Jobs,非常著名的Stanford大學的一個演講,如果你沒有看過,建議你去看一看。他是這麼說的,“你們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生活裏。不要被信條所囿,盲從信條是活在別人的生活裏。不要讓任何人的意見淹沒了你的心聲,最重要的是要擁有,追隨那些直覺的勇氣。你的內心和直覺,知道你想要成爲什麼樣的人,一切其他的都是次要的。”他告訴我們就是說,你的心,每一個人不一樣的,不要被社會,不要被輿論,不要被周圍的人,不要被你的同學,不要被你的環境,所影響。他們都要做這個所以我也要做這個,他們都要我做這個,所以我要做這個。你自己要什麼,你的心中,應該很清楚;去仔細的聽,你的心怎麼樣告訴你。另外一位我的朋友,蘭迪教授,他用更簡單的方法說的是一樣的事情,他說我們的一生都要lead your life,不要live your life。不要活一天所以天,要用你的心,和你的夢想去引領你的一生。如果你這麼做了,姻緣將會帶來一切,你應得的。所以我的一生,從出生到做創新工場,談了很多,做了很多選擇,包括我做了從政治到計算機的選擇,當時我的心告訴我說,這是我的興趣,這是我的偏愛,無論就業前景如何我都要去做這件事情。我可以選擇聽博導的話還是挑戰博導,但是我告訴自己說,我要做狹窄領域的第一人,聽博導的話做不到,所以我要大膽的挑戰他,然後我得獎勵。我可以博士畢業以後留在學校,但是我參加了蘋果,因爲當時蘋果的副總裁,他告訴了我一句話,打動了我的心,這句話就是“你要留在學校裏,繼續寫像廢紙一般的論文麼?還是要加入蘋果來,改變世界?”我當時可以留在硅谷創業,但是我回到了中國,打動我的心的那一次,是我父親對祖國的熱愛。我可以留在微軟,但是我選擇加入了谷歌,因爲我的心告訴我想學習這個最了不起的互聯網公司是如何創新的;我的心也告訴我要經過他回到中國。最後我選擇沒有留在谷歌,我加入了創新工場,這又是一次從心選擇,爲什麼說是一次從心選擇呢?我們又回到了Steve Jobs說的一句話,Steve Jobs告訴我們說,其實人生面臨選擇的時候,往往你告訴自己心裏想做什麼事情,就像畫了一個點。所以在我一生中,從我前面的9個啓發,你可以聽到,我做了很多選擇:選擇進入了軟件,選擇進入了計算機,回到了中國,做了創新,在哥倫比亞得到了人文教育,和青年學生的緣分,等等等等,都是我心裏告訴我的選擇。這一個一個選擇都是一個點,當我做這些點的選擇時候,我跟隨了我的心,但是我並不是很確定,它未來會怎麼樣串聯,成爲一個優美的曲線。但是當我想出了創新工場這個點子的時候,非常奇妙的事情發生了,就是它把我一生的每一個點都串聯起來。因爲創新工場這樣一個創新平臺,是創新的,是創業的,它是面對互聯網的,它是成爲一箇中美橋樑的,它是定位在中國,它是能夠幫助和培訓新一代創業家和工程師的,它是幫助中國青年創業的,它是能經過我們的溝通努力,感染我們這一批人,還有更多的人的。所以,在我的一生做過很多這裏面的三個點四個點五個點,但是這一次,它可以全部串起來。Google中國可以串起來不少點,微軟可以串起來不少點,但是創新工場,可以串聯所有的點。所以我決定來做這個創業者的黃埔軍校,來做這個創業資源的整合者,來這樣做一個全方位的創業平臺。最後在我講第十個啓發之前,我想談談人生目的。我的故事以及講完了,但是人生的目的是什麼?很多人認爲人生的目的,就是擁有很多的錢,但是擁有很多的錢之後,你會發現你真的會快樂麼?不妨想一想這個問題。我講一個故事,一個在微軟碰到的故事,有一個同事,他的牆上總是掛了一幅畫,沒有人知道這幅畫是什麼意思,畫長得像這個樣子。終於有一天我們收到了一封電子郵件,郵件裏面說,“你們總是問我這幅畫是什麼意思,現在我可以告訴你們,這幅畫,藍線是我微軟股票的價值,綠線是我退休需要的錢,今天藍線碰到了綠線,我退休了,拜拜。”我想這是非常典型的,擁有更多錢,擁有夠了就去享受人生。他離開了之後,我認爲再也不會見到他了,但是一年以後,他又回來了。他說,當時我認爲錢是人生的目的,我拿了這筆錢,我帶着全家去環遊世界,非常的快樂,過了一個暑假。但是秋天到了,回到了家中,太太上班了,我在家裏,煮飯、燙衣服、帶孩子,才發現我擁有很多錢,但是並不快樂。我可以回來做我以前的工作。我發現我人生目的其實不是擁有更多的錢,而是寫軟件,改變人生的生活。所以人生的目的,絕對不是擁有更多的錢,那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我覺得每一個人可以擁有不同的人生目的,有些人的目的可能就是讓他家人快樂,有些人的目的可能是去打造一箇中國的品牌,有些人的人生目的可能是去證實一件事情,有些人的目的可能是體驗人生,讓自己快樂起來。那我個人的目的是什麼呢?我的人生目的是,世界因你而不同。這句話,怎麼說呢?在大學的時候,我記得有位教授,他曾經這麼告訴我們,人生的哲學意義可以這麼來定義,想象有一個世界有你,有一個世界沒有你,這兩者的差別,就是你個人的貢獻,就是你給世界留下來的。所以你應該,讓自己的每一分鐘,讓你自己的每一個決定,每一個選擇,都要考慮着,我要怎麼選擇怎麼走,才能最大化我的影響力,讓有我的世界更好,讓世界因你而不同。這句話可以用在我的科技管理和路程上,也可以用在我和學生的緣分上。其實我畫這一個點,當時和中國學生的緣分,是非常偶然的。我說能不能寫一封信,能幫助中國青年的學生。他如果有影響力最好,沒有就算了。但是讓我非常驚訝的是,學生非常喜歡讀我的信,於是我就寫了七封。我寫我的第一本書也是這樣的,我想能賣就好,不能賣就算了,然後發現青年學生還喜歡讀我的書,我就寫了四本。同樣的,剛開始做講座,老是講微軟這個微軟那個,有一次我在講講成功,我發現學生都喜歡我講成功,超過聽我講微軟,於是我就越來越做更少的技術講座,做更多的有關人生有關成功有關成長的講座。這些是慢慢發掘出來的。我發現這些方面我和學生有非常大的緣分。有時候,人會因爲緣分做一些事情。但是同樣的,我必須坦誠,因爲有這麼多學生,願意聽我,讓我感覺到,我在學生中,可以有影響力。所以我也越來越認爲,我的學生工作,其實也是符合我的人生的目的。甚至有一天,在我加入Google的一年半前,還在微軟的時候,我在考慮做什麼,我曾經嘗試過做一個項目,在中國,我創立一所大學。就是因爲我和學生的緣分,我希望做我的影響力,就希望世界因我而不同,我嘗試着創立一所大學。創立的過程中,碰到了許多有趣或者艱辛的事情。因爲創立大學需要很大的捐贈,於是我去見了很多的香港臺灣的最有錢的人,當時的富豪大多數都在香港臺灣,大陸會比較少。每一個富豪都很樂意見我,因爲他們以爲我要從微軟出來跟他們合作,一見到我,他們發現又是一個來要錢的人。一次一次碰到閉門羹之後,我終於碰到了一個富人,他告訴我“說我可以捐贈,我可以捐贈一大筆錢。”我非常感謝他,當時我就跟他說,那如果你願意捐贈一大筆錢,我們辦成了一所大學,那我們的大學就應該由你的名字來命名。但是他說不要。爲什麼不要呢?他說我捐的錢雖然是一個鉅額的捐款,但是,不夠,你會需要更多的錢,幾年之後你就會用完了,你還需要募款,當你募款的時候,已經用我的名字的話,別人就不肯捐錢了。所以我建議你取一個普通的名字,把命名權讓給下位富豪,這句話讓我非常非常的感動,讓我瞭解了一件事情,就是第十個啓發。因爲大家都想在這個世界擁有更多,但是這個富人用他的一句話讓我瞭解了:你的價值,不是你擁有多少,而是你留下多少。(第十個啓發)有一句英文非常有名的話,就是The richest man is not the one who has the most but one who need the least。這句話就說,一個最有錢的,最富有的人,不是他擁有最多,而是他需求最少,慾望最少。這樣的一個人,他纔會專注的它能夠留下多少,留下的不是名,而是世界因他而不同。而是他其實跟我當時想的一樣的,怎麼樣能夠做一些事情,讓世界因他不同。學校由他的名字來取或者下一個人名字來取,並沒有世界因他不同,但是他這筆錢拿出來,把機會讓給下一個人,這樣才能籌到兩筆款子,這個有可能讓世界因他不同。最後這個大學雖然沒有辦成,但是他這句話卻相當程度感染了我。沒有辦成,我還是繼續做我的學生工作,寫書,演講等等。可是回顧一下,對他來說也好對我來說也好,我們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麼?什麼是我們留下的多少?人生目的不是擁有多少,而是留下多少,什麼是你真正留下來的呢?我覺得可以用一個測試,來看你留下了什麼東西。人生留下的,還是用墓誌銘來測試吧:想象你離開世界,你的墓碑上刻着什麼字?當你的後代來,甚至是陌生人來看你的時候,你想他們想到你的時候,想到一句什麼話?這一句話就是你人生留下的,就是你人生的理想。所以,不妨用用墓誌銘測試,看看你希望用什麼樣一句話來描述你自己。如果說我個人有一個墓誌銘的話,我在職場20年的工作,很可能是這樣的一句話:李開復,科學家企業家,他曾經歷過三個頂級的高科技公司,把繁雜的技術轉換成爲人人可用人人獲益的產品。但是剛纔講到,我教育的工作。在過去十年前,我可能只有這麼一個,今天我可能要兩個。第二個會是什麼呢?第二個可能是我更想得到的。我相信經過了我和學生的工作,我看到衆多學生,因爲我得到了幫助;我看到了我的書演講造成的影響;我嘗試了做大學,但是沒有做成功,這個艱辛過程中,我學到了一切。讓我覺得說,如果有第二塊墓誌銘,就是下面的,甚至這兩個必須挑一個,我可能會挑選第二個墓誌銘。這個墓誌銘上面會說:李開復,熱心教育者,經過寫作、網絡、演講、創業輔導,他在中國崛起的時代,幫助了衆多的青年學生,他們親切的呼喚他,開復老師。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