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說說勵志說說

遇見更好的自己演講稿500字

本文已影響 9.18K人 

導語:演講又叫講演或演說,是指在公衆場合,以有聲語言爲主要手段,以體態語言爲輔助手段,針對某個具體問題,鮮明、完整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和主張,闡明事理或抒發情感,進行宣傳鼓動的一種語言交際活動。以下是本站的小編給大家編輯的遇見更好的自己演講稿500字兩篇,歡迎閱讀。

遇見更好的自己演講稿500字

是否有着這樣的感慨:時光如梭,轉瞬間春天來了,一年已過四分之一。然而自己每天看似忙忙碌碌卻一無所獲,難免越發焦慮與失落。

很多人將生命看成是一場比賽,跟時間、跟他人、跟自己......於是,便如同機器日復一日疲於奔命,忘了看看沿途風景,忘了聽聽清風鳥鳴,忘了最初那個對生活充滿嚮往、臉上常常掛着笑容的自己。

然而很多時候,生活的好與壞,是由心態決定的。

所有的故事都將有答案,所有的努力都不會被辜負。只要肯耐心等待、放平心態,生活的美好,就一定會在不經意間出現。

最好的時光,永遠是現在

有人會抱怨,爲何“時機”不是來得太早,就是來得太遲,總是難以剛剛好。

其實,沒有什麼絕對“正確”的時機,有的只是不同的時間截點。就像這一年四時,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各有各的精彩,也各有各的使命。

所以,不要在春天回顧冬日的心事,更不必遙想夏天的故事。當你不再爲失去而介懷時就會發現,做自己想做的事,任何時候都不會太晚。

無論曾錯過什麼,都請記得提醒自己:現在的每一分每一秒,纔是最值得珍惜的時光。

這個四月,願你不辜負春日的每一縷陽光,每一場花事。珍惜並享受每一個當下,幸福纔會如約而至。

你簡單了,世界就不復雜

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在繁雜的生活裏沉浸太久,幾乎快要忘記什麼是簡單的快樂,快要忘了曾經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不知從何時起,簡單,竟成了一種奢侈。

在成長的路上,我們變得越來越複雜,越來越不容易滿足,甚至開始爲瑣事而斤斤計較、耿耿於懷。

複雜讓人疲憊,簡單令人快樂。與其總是心懷愁緒,不如讓自己學會化繁爲簡,擁抱自在與安寧。

你要相信,幸福看似很難,但有時又很簡單。它就藏在我們每天經過的日子裏,是我們所擁有的點點滴滴,所衷情的此時此刻。

願你能在得失紛擾中找回快樂。當你保持一顆簡單的心,世界也將因你而簡單。

善待自己,生活便會善待你

一定有過這樣的經歷:生活中,過於顧慮別人的想法而委屈自己的感受;常常照顧他人,卻忽略了自己也需要被照顧;常常爲了將來而疲於奔命,卻忘了安頓好現在的自己......

人生其實是一個漫長的旅程,除了當下,餘生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什麼纔算是真正的強大?真正的強大,是成爲自己的支撐。

對自己多點包容接納之心,對他人少點爭執動怒之氣。要努力奮鬥,也別忘了適時停下腳步享受生活。善待自己,纔是一切幸福的前提。

從現在起,讓我們一起努力,在這個充滿希望和芬芳的時節裏,用一顆溫柔的心,去愛去生活,去活成幸福的自己。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師弟師妹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土水學院的博士生蘇舒。今天,清華園又迎來了7000多位青春洋溢的新主人,在座的各位都將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清小研!在這裏,請允許我代表全體在校研究生和校研究生會,對各位小研的到來,致以最熱烈的歡迎!

自09年本科入學起,不知不覺地,我已經在清華園裏度過了八年[]。和很多清華同學一樣,我們在十幾個食堂裏飽嘗美味而長胖,又在傍晚的操場上揮汗運動來減肥;白天在圖書館裏鑽研前沿課題,奮筆疾書,夜裏又常面對出現bug的實驗,徹夜難眠。清華很美,大家常去朱自清先生筆下的荷塘邊,品味他“出淤泥而不染”的風骨;在同方部的牌匾下,追憶梁啓超先生的《君子》演講;還會去圖書館老館,感受錢鍾書先生“橫掃清華圖書館”的誓言;每次走進體育場,都默默告訴自己要努力“爲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遇見清華,不僅遇見美不勝收的園子,還會遇見園子裏底蘊悠長的故事和人,成長爲更好的自己。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在園子裏的遇見。

遇見清華,我們可以遇見春風化雨的大師。梅貽琦老校長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清華,就是大師雲集的地方。我們有機會在課堂上近距離聆聽院士的教導,在咖啡館與諾獎獲得者面對面討論,在圖書館借書時還能偶遇某學科領域的學術泰斗。大師們有着淵博的專業知識、突出的科研能力和寬廣的學術視野,更有對學生的殷殷關愛之心。他們耐心地爲我們答疑解惑、指點迷津,他們關心我們的研究進展,也關心我們有沒有男女朋友。他們不僅教授我們知識和能力,還分享人生的閱歷,給予我們溫暖的力量。每年“良師益友”的頒獎會上,這樣的故事從不缺席。經管學院的錢小軍老師說:“沒有比講臺更神聖的舞臺,沒有比學生更重要的責任”;計算機系的楊士強老師說:“他們是我的學生,也是我的孩子,看見他們的進步和成長,是我最大的幸福”。學爲人師、行爲世範。導師們的研究方向、學術觀點、做事風格或許各不相同,但他們對科研細緻嚴謹的態度,對學問格物窮理的執着,對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以及對教師這一神聖職業的精心呵護都是一樣的。這些精神又無時無刻不在感染和影響着我們,大魚前導,小魚從遊;漸漸的,我們也會成爲他們。

遇見清華,我們能遇見很多追求卓越的夥伴。上學期“學術新秀”的分享會上,黃俊說“比解決導師給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自己尋找問題”;彭翃傑電腦裏的學術文獻已超過100G,讀文獻成爲他每天的習慣,即使大年三十也不落下。當我在科研中遭遇挫折時,會想起特等獎學金獲得者唐城也曾在實驗室哭泣,想起馬冬昕學姐說“沒有一招制敵,只有腳踏實地”,於是涌起繼續奮鬥的力量。園子裏從不缺優秀的學霸,他們有着耀眼的學術成果,他們努力到甚至春節也不回家過年,這無疑會讓我們感到巨大的壓力。但他們對研究的堅持、在逆境中的勇氣和百折不撓的決心,更讓我們欽佩。在園子裏待久了,我發現這些追求卓越的習慣並不獨屬於某些人。節假日的圖書館裏坐滿了埋頭學習的同學,紫荊操場上每天都有堅持跑步的熟悉面孔,還有深夜裏依然燈火通明的實驗室·······追求卓越是一種習慣,融在每個清華人的骨子裏,朝夕相處的夥伴是我們最好的榜樣和同行者。

遇見清華,我們可以遇見自由交流的環境。園子裏隨處是交流思想、碰撞靈感的場所,宿舍的三角屋、圖書館的研討間、食堂的餐桌、咖啡館的小圓桌,甚至情人坡的草坪。在微沙龍平臺上,可以很快找到學術夥伴,一起討論感興趣的話題。看完AlphaGo的圍棋比賽,想聊聊人工智能,馬上去微沙龍平臺上發起討論。對於校園生活的困惑,還可以與校領導在咖啡廳面對面暢談。清華還教我們敢於質疑,已經舉辦了20期的“巔峯對話”每年都會邀請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獲得者與同學們直接對話,學生向學術權威發起挑戰已屢見不鮮。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巴里·夏普萊斯參加完活動之後十分感嘆:“這裏的學生很有種,請原諒我的措辭,但是他們真的很有種。”宋代著名思想家朱熹曾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不盲從、敢質疑纔是清華的學術範兒!清華提供了優厚的條件,培養我們善於思考、樂於交流、敢於挑戰,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創造,自由交流的環境讓我們更有創造力,學科交叉助力我們做好頂尖的課題研究。

各位師弟師妹,清華足夠大,有學術大師的諄諄教誨,點撥引領;有優秀朋輩的榜樣激勵,攜手同行;有追求真理的優越環境,暢意交流。從今天起,我們都是園子裏的受益者,也將是園子新傳奇的創造者!

20XX,更好的清華與你相遇,祝大家在園子裏度過充實美好的學習生活,遇見更好的自己。

謝謝!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