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名句名人名言

古代教育名言名句大全

本文已影響 8.48K人 

1. 馬克斯·範梅南:“教育從根本上講既不是一門科學,也不是一門技術.不幸的是,有些人確實學了所有教學技術卻仍然是一個拙劣的教師.”

古代教育名言名句大全

2. 當一個人發現無論他如何努力,無論他幹什麼,都以失敗而告終時,他最終會放棄一切努力,並陷入絕望的心境中.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稱爲“習得性無助”.

3. 作爲老師,時刻要謹記:“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4. 托爾斯泰說:爲孩子們服務,我感到很幸福.

5. 古人云:“不妄沒於勢利,不誘惑於事態,心有長城,能擋狂瀾萬丈.”

6. 197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著名管理學家西蒙有句名言:“管理就是決策.”

7. 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是調動員工責任心的典範,它提出一個口號:“員工是合夥人.”

8. 比利時著名教育家哈維爾·羅傑斯教授認爲,“發展學生的能力是課程的核心.”他提出:“必須讓每一位學生都能調動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應對各種各樣的複雜情境.同樣,必須放在各種複雜情境下來評估學生的學習所得.”羅傑斯教授認爲,“整合教學法是發展學生能力的有效方式.”他提出,“對能力的評估要恰當.有效.可靠.”羅傑斯教授認爲,“教育研究要源自實踐,課改要重視評價.”

9. 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哲學家詹姆士

10.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曾經說過:“教師最大的悲哀是培養出具有雙重人格的人.”

11. 美國著名教育家.結構教學理論的代表人物傑羅姆?布魯納說:“不論我們教什麼學科,務必使學生理解掌握學科的基本結構,教學與其說是使學生理解掌握學科的基本事實和技巧,不如說是教授和學習結構.”

12.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不要讓學校大門把兒童的意識跟周圍世界隔絕開來”.

13. 易卜生說:“你的最大責任是把你這塊材料鑄造成器.”

14. 教育家呂型偉先生:“人人有才,人無全才,揚長避短,人人成才.”

15. 馬克思說過:“一個哲學家和一個搬運工之間的差別,遠遠小於家犬與獵犬之間的區別.”

16. 美國成功學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拿破崙·希爾反覆強調自信的重要,“自信就是生命和力量,自信是創業之本,信心就是奇蹟.”

17. 漢朝陸賈說:“建大功於天下者,必先修於閨門之內.”(提高自身修養)

18. 明代洪應明告誡我們:“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無德,如家無主而奴用事矣,幾何不魍魎猖狂?”

19. 英國政府頒佈的白皮書《教學質量》中,明確地將“適宜的人格品質”列爲合格教師的首要標準.

20. 《老子·辯德》中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1. 古人云:“君子博學而日三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22. 魏書生:“機遇和差的比,幹勁和足的比,待遇和低的比,生活和過去比,道德和高尚的比.”

23. 樂觀的人把困難當作幫助自己前進的機會,悲觀的人總是在機會上先看到困難.

24. “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這是古人對教師的要求,它要求爲師者有遠大的志向,高尚的品德,寬宏的仁愛,非凡的技藝.

25. “房子再小也要藏書,收入再少也要買書,時間再緊也要讀書.”

26. 中國人民大學附中校長劉彭芝說:“一所學校絕對不能藏龍臥虎,是龍就讓它騰,是虎就讓它躍.”

27. 教師的不斷成長需要先進的.理念來引導,需要廣闊的舞臺來展示,需要公正的機制來保障.理念決定方向,舞臺強調歷練,機制着眼落實.——攸縣教育局長譚小寧《觸摸教育》p33-34

28. 美國著名教育評論家埃利斯曾說過:如果讓我舉出一項符合“改革”這個術語的教育改革的話,那就是合作學習.因爲它建立在堅實的基礎之上.”“合作學習如果不是當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話,那麼它至少是其中最大的之一.”

29. “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發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發展的決定》

30. “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改變原有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探究式學習方式,自然成爲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余文森(著名課程改革專家)

31. 美國斯萊文認爲:合作學習是指使學生在小組中從事學習活動,並依據他們整個小組的成績獲取獎勵或認可的課堂教學技術.

32. 美國約翰遜兄弟認爲,合作學習就是在教學上運用小組,使學生共同活動以最大程度地促進他們自己以及他人的學習.

33. 美國嘎斯基認爲,從本質上講,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形式,它要求學生在一些由2—6人組成的異質小組中一起從事學習活動,共同完成教師分配的學習任務.在每個小組中,學生們通常從事於各種需要合作和互助的學習活動.

34. 中國王紅宇指出,所謂合作學習,就是指課堂教學以小組學習爲主要組織形式,根據一定的合作性程序和方法促使學生在異質小組中共同學習,從而利用合作性人際交往促成學生認知.情感的教學策略體系.

35. 中國王坦認爲,合作學習是一種指在促進學生在異質小組中互助合作,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並以小組的總體成績爲獎勵依據的教學策略體系.

36. 臺灣林生傅認爲,合作教學乃一種創新的教學設計,目的在使學習活動成爲共同的活動,其成敗關係團體的榮辱.

37. 我國著名合作學習研究學者王坦曾總結:合作學習是以現代社會心理學.教學社會學.認知心理學.現代教育教學技術等爲理論基礎,理論以開發和利用課堂中人的關係爲基點,以目標設計爲先導,以全員互動合作作爲基本動力,以班級授課爲前導結構,以小組活動爲基本教學形式,以團體成績爲評價標準,以標準參照評價爲基本手段,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和改善班級內的社會心理氣氛.形成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社會技能爲根本目標,以短時.高效.低耗.愉快爲基本品質的一系列教學活動的統一.

38. 美國斯萊文提出構成合作學習的三因素理論:即合作學習由小組目標.個體責任.成功的平等機會三個因素組成.

39. 加拿大庫埃豪提出構成合作學習的四因素理論:即合作學習由小組形成與管理.任務設計.社會因素.探索性談話四個因素組成.

40. 美國約翰遜兄弟提出構成合作學習的五因素理論:即合作學習由積極互賴.面對面的促進性活動.個體責任.人際和小組技能.小組自評五個因素組成.

41. “當一個好的東西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能否正確地認識它.理解它.是決定它在我們手中是否有存在價值的關鍵所在.”——戴志強《解讀合作學習》

42. 葉聖陶先生曾指出:“吟誦就是心.眼.口.耳並用的一種學習方法.”

43. 北大在任時間最長的校長蔣夢麟先生當年曾說過:“教育如果不能啓發一個人的理想.希望和意志,淡淡強調學生的興趣,那是捨本逐末的辦法.”

44. 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中指出:“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集.”教育的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45. 保加利亞心理學家洛扎諾夫的試驗表明,人的學習活動不僅僅靠大腦皮層結構,而且是在情感和潛意識的共同參與下進行的,是潛意識與顯意識交替的心理活動.當潛意識和顯意識處於和諧的相互作用的狀態下時,學習效果就會成倍提高.

46. 克里希納穆提語:“對一個真正的教育家而言,沒有什麼事是不可能的.”

47. 英國哲學家懷特梅指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躍的智慧.要使知識充滿活力,不能使知識僵化,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問題.”

48. 山東昌樂二中提出:“課堂寧要‘亂’,不要‘死’,‘亂’是暫時的,‘活’是必然的.”

49. 聶幼犁教授認爲:“初中歷史應當是基於唯物史觀(漁)的,以通史爲線索(背景和時序),以時代特徵爲‘精氣神’,以能引起學生興趣的人物.事件的故事爲‘點’(魚)的生動.具體.正確(或深入淺出)的歷史課程.”

50. 荷蘭歷史學家蓋爾說:“歷史是一場無休止的辯論.”

51. 埃及盧克索神廟法老像的底座鐫刻有一句話:“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

52. 西方之賢徒亞里士多德說:“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

53.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師最可貴的一個品質是人格.

54. 華東師大許紀霖教授曾說:“我改變不了這個世界,但我可以改變我的課堂.”

55. 著名歷史學家.北京師範大學瞿林東教授認爲,“歷史意識就是人類在文明發展過程中產生出來的對自身歷史的記憶和描述,並在求真求實的基礎上從中總結經驗.吸取智慧,進而把它用於現實生活的一種觀念和要求.”

56. 《北京日報》2003年2月9日一篇題爲《小發明家並不是尖子生》的文章:中國人民大學附中的一項調查統計顯示,那些有科技創新成果而被保送.爲國外知名大學錄取.同企業簽訂專利合同的百餘名同學,並不是學習成績最拔尖的學生.但這些學生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學以致用,實踐能力強,勇於在實踐中探索創新.

57. 高中歷史新課程標準清晰指出:“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是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闡釋人類歷史發展進程和規律,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意識.文化素質和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門基礎學科.”

58. “21世紀的史學,將不再是爲少數知識精英所壟斷的知識和財富,而將成爲每一個社會成員都可以利用的一種精神資源.”

59. 古人云:“學貴知疑,大疑則大進,小疑而小進,疑而能問,已得知識之半.”

60. 俗話說:“贈人黃金,不如教人點金術.”

61. 美國教育家古萊德說:“學生各不相同,其不同的程度超過了我們至今所能認識到的,學生是很難把握的,他們不會同樣地成長起來.”

62. 盧梭在《愛彌爾》中說:“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次序,我們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它們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我們將造成一些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態龍鍾的兒童.”

63.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前主席富爾在《學會生存》中把人分爲“分裂的人.具體的人.未完成的人.完人”等不同層次.

64. 美國心理學家伯特·梅賓總結出這樣的公式:交流一項信息的總效果=7%詞語+38%聲音+55%面部表情.

65. 羅曼·羅蘭說:“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紀培養成功的語言,比嘴裏講的更復雜多少倍的語言.”

66.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贊科夫說:“對於一個有觀察力的教師來說,學生歡樂.驚奇.疑惑.受窘和其它內心活動最細緻的表現,都逃不過他的眼睛.”

67. 美國奧弗史垂特教授說:“喜歡產生喜歡.如果我們對我們的聽衆有興趣,聽衆也會對我們產生興趣,如果我們不喜歡臺下的聽衆,他們不管在外表或內心,也會對我們表示厭惡.……經常的我們甚至尚未開口說話,聽衆就已評定我們的好或壞了.”

68. 《左傳·昭公四年》說過:“鄰國之難,不可虞也.或多難以固其國,啓其疆土;或無難以喪其國,失其守宇.”

69. 德國哲學家馬丁·布伯於20世紀提出了“對話哲學”概念,他認爲真正的對話是“從一個開放心靈到另一個開放心靈之話語”.

70. 伽達默爾說:“真正的對話是一種理解,真正的理解必然是一種對話,理解是對話的第一要義.”

71. 美國著名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認爲,“科學教育不僅是讓學生記憶百科全書式的知識,也是一種過程和方法.”他主張教學應該遵循以下步驟:設置疑難情境.確定問題.提出設想.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並實施.

72. 著名教育家波利亞認爲,學習任何東西的最好途徑是自己發現.

73. 生物學家施瓦布在他多年研究基礎上提出探究式教學方法,他認爲科學知識不是固定不變的,隨着探究方式的更新,它也會不斷的修正.

74. 愛因斯坦說過:“真正的可貴是直覺.”

75. 外國不少教育家和心理學家把學習習慣稱之爲“人的第二天性”.

76.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形象地說:“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在自己的神經系統中存放的一注不斷增長的資本,一個人自己一生都將從那裏得到利息.”

77.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習慣.”

78. 陶行知先生說過:“今日的學生,就是明天的公民.”

79.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一般地說來,教育學是最辨證.最靈活的一種科學,也是最複雜.最多樣化的一種科學”.

80. 被譽爲“拉丁美洲的杜威”的巴西教育家保羅·弗萊雷指出,教育和教學應該是對話式的,是一種對話性.創造性的活動.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