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名句勵志名句

評價其他專業時不可帶有歧視情緒

本文已影響 2.2W人 

  文人相輕幾千年都一樣,廣東人說:“人家老婆靚,自己文章好。”爲什麼文人會相輕呢?根本不是文人特別地較勁,特別自戀,特別私利,而是文化的特點造成的。像工藝品,像一件衣服,像一個炒菜的鍋,這些都是有實際要求的,是要經受市場考驗,是要通過消費者認可的。如果一個炒菜的菜鍋,菜熟了後舀不起來,用鍋鏟拼命舀也不行,那就不是炒菜鍋了,而是深坑鍋了。文人不同,各花有主,各有所愛,你說你的好,他說他的好,又不能吃,又不能穿,要有較統一的評價標準十分困難。所以,這是形成“文人相輕”的一個原因。
  
  文人有時難免相輕,做事卻要求你有大結構,要有各方知識的融合,要有不同的學科的集結,才能形成大勢,形成力量,形成一種大氣的格局。任何一種相輕,在一個大企業、大機構裏,都可能是種極爲愚昧、極爲粗暴、極爲狹隘的認識。筆者曾在幾個單位當出版方面的負責人,有一件事深深刺痛了筆者,這就是我們的媒體、輿論界,當記者、編輯的人一般是以三個專業構成爲主的,這就是“文、史、哲”,後來加上經濟學專業。筆者看到他們常常對一些企業的污染、一些假冒僞劣食物的危害、一些教育中的錯誤、一些審美中的虛僞等無動於衷,十分漠然,問他們怎麼回事,他們說“不懂”。不懂就必然不懂去策劃選題,不懂就必然對“自來稿件”不敢定計劃,不懂就勢必說外行話。這一來,把社會上的一些明智人士與筆者弄得十分難受,日子十分煎熬。於是,筆者在自己的管理範圍內,大膽招收心理學專業、社會學專業、教育學專業、人類學專業的人進入編輯隊伍。工作中很快有了回報,專業狹隘、機構單一的做法得到完善和修正。筆者後來當一個行政公務小頭目時,也強調有些處室必須按分工招收相關專業的人,留意不同專業的人,不能光招文史哲專業的。這一些做法,改變了我們的知識面,改變了我們的認知水平,使我們行政人員也有一種通識能力,不會瞎碰、瞎幹、亂說、亂幹。
  
  不少求職者、任職者很熱愛自己的專業,有的甚至是學而有成的俊傑,但他們年輕,閱歷淺,常常很看重自己的專業,敬重本專業的學者、專家、教授,對其他專業帶有一種不屑、一種膚淺的認識,甚至是一種莫名其妙的排斥。例如,學西醫的人排斥中醫;休閒裝設計師排斥西裝、中山裝;電影人譏諷話劇,話劇演員瞧不起“二人轉”,“二人轉”演員瞧不起歌舞團,他們說,我倆做的事,別人要一支隊伍才行。這類事,說也說不完,經常發生,在家裏、在小區、在單位屢屢發生。筆者年輕時也曾犯此類偏見、毛病,後來看人看事多了,想事多了,才轉了過來。
  
  不少求職者,往往誇大自己專業的地位,誇大本專業的作用、影響力等,這都可以原諒、理解。但絕不可在求職中、工作中,貶低別的專業,譏諷別的專業,這會給人留下一種極不嚴謹的印象,很不利於順利求職。這種事時有發生,切望不可亂說。在職場上創業的人,更要知道不要有專業歧視、職業歧視、學術歧視,說得嚴重點,這可稱作“小人之見”。
  
  廣東珠三角有的大飯店、大酒樓,中廚看不起西廚,西廚也看不起中廚,不時會鬥氣,這很不理智,結果飯後糕點、點心變成小媳婦,中廚力量一邊倒,生意便受影響。因爲酒席中,現在不少知識女性,年輕的和中年的女士喜歡西點、糕點,喜歡咖啡,這是十分好的生意,你一斗,西廚只好全部抗議,鬥爭不止。有些地區,西醫看不起中醫,搞得中醫十分不理解,西醫的繁榮是以百年來計算,中醫是以千年來計算的,怎麼小學生看不起大學生?這種相互的不理解,十分不利於可持續發展,十分不利於國學的普及,十分不利於攻克難關需要的團隊配合。
  
  通識教育十分重要,想當年不少師範院校就是持這種辦學理念的,後來不知道怎麼個教改,越改越尖端,越改越不像師範生了,倒越來越像科研部門了。結果是優勢變劣勢,自找苦吃。有一段時間不少領導都喜歡找師範生當祕書,找教師當祕書,筆者不時問一些領導爲什麼?領導悄悄一笑:“這些人好用,萬金油,什麼都懂一點。”現在不是了,現在是另外一種選擇了。
  
  我們要善於用人所長,善於挖掘別人的能力,善於打團體戰,善於合作,不要斤斤計較,不要小家子氣,不要瞧不起別人的專業。這一點,要向宋江學習,要向孔子大師學習。

評價其他專業時不可帶有歧視情緒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