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警句經典的句子

關於孟子的成語及名言

本文已影響 2.24W人 

孟子的成語

關於孟子的成語及名言

1、知我罪我:形容別人對自己的譭譽。

2、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應手,非常順利。

3、以意逆志: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別人的心思。

4、孔孟之道:孔:孔子;孟:孟子。指儒家學說。

5、以文害辭:謂拘於文字而誤解整個語句的意義。

6、有所作爲:可以做事情,並能取得較大的成績。

7、於今爲烈:某件事過去已經有過,現在更加厲害。

8、夜以繼日:晚上連着白天。形容加緊工作或學習。

9、言近旨遠:旨:意思。話很淺近,含義卻很深遠。

10、坐以待旦:旦:天亮。坐着等天亮。比喻辦事勤勞。

11、再作馮婦:再作:重做;馮婦:人名。比喻再幹舊行業。

12、掩鼻而過:捂着鼻子走過去。形容對腥臭骯髒的東西的嫌惡。

13、源源而來:原指諸侯相繼朝覲一輩子。後形容接連不斷地到來。

14、仰事俯畜:上要侍奉父母,下要養活妻兒。泛指維持一家生活。

15、以身殉職:殉:爲實現某一目標而獻出生命。爲忠於本職工作而獻出生命。

16、衡慮困心:形容費盡心思。語出《孟子·告子下》:“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17、專心致志:致:盡,極;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會神。

18、一傅衆咻:傅:教導;咻:喧鬧。一個人教導,衆人吵鬧干擾。比喻不能有什麼成就。

19、一毛不拔: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楊朱的極端爲我主義。後形容爲人非常吝嗇自私。

20、南蠻鴃舌:鴃:即伯勞。原爲孟子譏諷楚人許行說話如鳥語。後用以譏笑操南方方言的人。

21、盈科後進:泉水遇到坑窪,要充滿之後才繼續向前流。比喻學習應步步落實,不能只圖虛名。

22、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昏昏:模糊,糊塗;昭昭:明白。指自己還糊里糊塗,卻要去教別人明白事理。

23、與民同樂:原指君王施行仁政,與百姓休慼與共,同享歡樂。後泛指領導與羣衆一起遊樂,共享幸福。

24、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見: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車柴草。比喻只看到小處,看不到大處。

25、僕僕亟拜:一再作揖行禮。語出《孟子·萬章下》:“子思以爲鼎肉使己僕僕爾亟拜也,非養君子之道也。”

26、淵魚叢雀:把魚趕進深潭,把雀趕到叢林。原比喻統治者施行**,百姓逃往別國。現也比喻把可以團結的人趕到敵方去。

27、習焉不察:習:習慣;焉:語氣詞,有“於此”的意思;察:覺察。指經常接觸某種事物,反而覺察不到其中存在的問題。

28、食簞漿壺:爲歡迎所擁護的軍隊,用簞盛飯,用壺盛水,進行犒勞。語本《孟子·梁惠王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29、齊東野語:齊東:齊國的東部;野語:鄉下人的話。孟子蔑視農民,認爲他們說的話沒有根據,聽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沒有根據的話。

30、斷杼擇鄰:孟母爲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廢學業,用被割斷的紗不成布來做比喻;孟母三遷居處,選擇良好的環境,來影響孟子的成長。

31、斷織之誡:孟子的母親用割斷織布機上的紗,使機上的紗不能成布的損失來告誡中途放棄學業的兒子。後用這個故事告誡中途輟學的人。

32、魚與熊掌:語本《孟子·告子上》:“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比喻俱爲所欲,難於取捨之物。

33、四書五經:四書:亦稱四子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書》、《禮》、《易》、《春秋》。指儒家經典。

34、叢雀淵魚:比喻不行善政,等於把老百姓趕到敵人方面去。語本《孟子·離婁上》:“爲淵驅魚者,獺也;爲叢驅爵(雀)者,鸇也;爲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

35、淵魚叢爵:《孟子·離婁上》:“故爲淵驅魚者,獺也;爲叢驅爵者,鸇也;爲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後以“淵魚叢爵”比喻爲政不善,結果驅使人民投向敵方。

36、鄒衍談天:《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騶衍之術迂大而閎辯;奭也文具難施……故齊人頌曰:‘談天衍,雕龍奭。’”後因以“鄒衍談天”喻善辯。鄒,通“騶”。

37、壼漿簞食:語出《孟子·梁惠王下》:“簞食壼漿,以迎王師。”原謂竹籃中盛着飯食,壺中盛着酒漿茶水,以歡迎王者的軍隊。後多用指百姓歡迎、慰勞自己所擁護的軍隊。

38、晬面盎背:謂德性表現於外,而有溫潤之貌,敦厚之態。指有德者的儀態。語本《孟子·盡心上》:“君子所性,仁義利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39、以叔援嫂:《孟子·離婁上》:“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親,禮與?’孟子曰:‘禮也。’曰:‘嫂溺,則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後以“以叔援嫂”謂權宜行事。

40、己溺己飢:亦作“己飢己溺”。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飢者,由己飢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後因以“己溺己飢”或“己飢己溺”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孟子的名言

1、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2、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3、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4、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爲也。

5、不以規距,不能成方圓。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6、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7、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8、人有不爲也,而後可以有爲。人要有所不爲,纔能有所爲。

9、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慼慼焉。

10、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1、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12、君子莫大乎與人爲善。

13、惠王今問我曰何以利益我國,則爲王之大夫必問我曰何以利益我家,爲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則爲王之士庶人亦必問我曰何以利益我身。

14、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15、育才造士,爲國之本。

16、臣聞郊關之內,有囿方四十里,殺其麋鹿者如殺人之罪。

17、則爲王之大夫必問我曰何以利益我家,爲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則爲王之士庶人亦必問我曰何以利益我身。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國必危亂喪亡矣。

18、仁義禮智,非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9、人有恆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0、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21、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22、有爲者闢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爲棄井也。

23、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24、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25、”斯言殆欲使後人深求其意以解其文,不但施於說《詩》也。今諸解者往往摭取而說之,其說又多乖異不同。

26、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27、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8、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29、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士貴立志,志不立則無成。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

30、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31、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32、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33、惟仁者爲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

34、如千乘奪取萬乘,百乘奪取千乘,然後爲飽足也。

35、孟子言凡欲天子之萬乘者,且於其內取千乘,而爲天子之諸侯;欲諸侯之千乘者,且於其內但取百乘而爲之大夫,是亦不爲少矣,何必交相爭奪,慕多爲勝耶?

36、孟子退自齊樑,述堯舜之道而着作焉,此大賢擬聖而作者也。

37、孟子言未有心存乎仁而遺棄其親者,亦未有存義而後去其君者。

38、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

39、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

40、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非不能也,是不爲也。

41、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42、君子量不極,胸吞百川流。

43、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44、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4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6、則天下歸之,以政傷民,民樂其亡,以梃服強,仁與不仁也。

47、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48、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稿矣,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氵孛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

49、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50、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51、獸相食,且人惡之,爲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爲民父母也。

52、爲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

53、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

54、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衆也。

55、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56、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57、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58、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59、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爲甚。

60、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爲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養,養之至也。

61、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62、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爲不多。

63、體有貴賤,有大小。無以小害大,無以賤害貴。養其大者爲小人,養其大者爲大人。

6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65、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66、生有淑質,夙喪其父,幼被慈母三遷之教,長師孔子之孫子思,治儒述之道。

67、其進銳者,其退速。

68、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69、人之患,在好爲人師。

70、尊賢使能,俊傑在位。

71、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72、言定天下者一道,仁政而已,不貪殺人,人則歸之,是故文王視民如傷,此之謂也。

73、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74、惟有賢者然後乃得樂此耳。謂修堯舜之道,國家安寧,故得有此以爲樂也。不賢之人,亡國破家,雖有此,亦爲人所奪,故不得以爲樂也。

75、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76、孟子曰:水性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爲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77、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