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警句經典的句子

勵志!從高薪藍領到家庭主婦再到鄉村致富帶頭人

本文已影響 2.46W人 

  5月6日,立夏。

勵志!從高薪藍領到家庭主婦再到鄉村致富帶頭人

  與這一節氣相伴而來的,是氣溫的驟降,加上淅淅瀝瀝的小雨,讓人恍惚有一種秋天的錯覺。

  今天下鄉的目的地是邵陽縣蔡橋鄉福林村,我們去尋找一位“勵志姐”。

  “勵志姐”的原名叫劉小娥,是福林村村辦企業邵陽縣五龍休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技術管理員,因爲能吃苦、勤鑽研逐漸有了“勵志姐”的稱號。

  從“高薪藍領”到“家庭主婦”

  在距離福林村村部不遠處的一座山上,我們找到了她。山上種滿了柚子樹、臍橙、柑橘等各種果樹。正值柚子樹開花季,花香不時隨風飄來,沁人心脾。

  ▲劉小娥冒雨查看香柚樹開花情況

  劉小娥正在查看香柚樹的開花情況,眼下是保花保果的關鍵時候。她說,在家裏放心不下,才冒雨跑到山上來。

  望着漫山遍野的果樹,我問她,果園效益怎麼樣?

  她笑着說,要看賬怎麼算,如果算經濟賬,可能沒法和挖煤比,如果經濟賬、生態賬一起算,果樹的效益肯定要好。

  原來,我們所處的位置,之前都是礦區。開採最瘋狂的時候,福林一個村就有200多個煤礦,長年累月的無序挖掘,山被挖空了,水斷流了,房子開裂了,環境惡化了。

  在煤礦上打工的人,有的還得了塵肺病,劉小娥的丈夫就是其中一位。她的勵志故事就從此開始。

  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丈夫在村裏的煤礦做工,劉小娥在東莞服裝廠打工,一直做到了管理崗位,在那個月工資普遍幾百元的年代,她就能拿到1500元一個月,成爲名副其實的高薪“藍領”。小兩口也成爲村裏人羨慕的對象。

  當然,這與她的勤奮分不開:別人下班後去逛街購物,她在車間鑽研技術;別人負責一臺機器,她能同時操控三臺機器。

  轉折發生在2003年。一天,在車間裏的劉小娥收到了丈夫病倒的消息,平靜的日子被打破。

  有當醫生的親戚告訴她,得的是塵肺病,以後不能幹重活,只能靜養,即便如此,生命也不會維持太久。

  “當時感覺天都塌下來了,以後日子怎麼過。”劉小娥坦言,聽到消息的時候自己也差點崩潰。

  經歷短暫的驚慌失措後,劉小娥不得不面對擺在眼前的現實:上有老,下有小,丈夫倒下了,家庭的重擔必須有人來挑。“丈夫身體垮了,不能再讓這個家垮掉。”

  無奈放棄了在東莞的高薪工作,她回到老家,從一名工廠“藍領”變身家庭“主婦”,操持起一家老小的飲食起居。

  新的問題接踵而來:沒有了收入來源,家裏的開銷怎麼辦?

  拖家帶口上培訓班

  2005年,村裏的煤礦有步驟關停,產業轉型大背景下,福林村着手發展果蔬產業,並成立了專門公司。人手緊缺,劉小娥就去了村辦企業,開始與果樹打起了交道。

  一天不到20塊錢的工資讓她產生了巨大落差,但在現實壓力下,劉小娥硬着頭皮在堅持。

  她天生有一股鑽勁,用她自己的話來講,就是不管做什麼,就要做好。從此她鑽進果園,一發不可收拾。

  黃桃樹,臍橙樹,柚子樹,柑橘樹……她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精心呵護着山裏的苗木,眼看着它們一天天長大。

  天有不測風雲,2008年一場冰凍災害,讓尚未掛果子的幼樹遭受重創;緊接着,2009年,又遭遇桃蛀螟蟲害,損失慘重。

  看着傷痕累累的果樹,劉小娥意識到,單憑蠻幹還不行,還是要靠技術,科學種植。

  ▲劉小娥在庭院前種植多個品種的柚子樹

  她的想法得到了村黨總支書記也是公司負責人呂會龍的支持。

  兩次到安江農校學習,參加湖南農大專門培訓,一次次學習,一次次取經,一次次虛心求教,讓劉小娥成爲農場裏的技術骨幹,行家裏手。

  她還特別向我們講述了一段在湖南農大培訓的經歷。2015年,湖南農大要舉辦一期培訓班,培訓內容正是劉小娥急需的技術,可家裏的情況是,兒子在外打工,小孫子出生不滿5個月,正是需要人手的時候。

  機會難得,又不想錯過,怎麼辦?劉小娥一咬牙,乾脆把兒媳孫子都帶到了長沙,拖家帶口,自己租房子,一邊學習,一邊照顧家人,一時傳爲佳話。

  授人以漁帶鄉親們致富

  “這幾棵樹,你們能分清嗎?”劉小娥一句話,把我們的思緒拉回到現實中。

  “不都是柚子樹嗎?”我反問。

  “這是蜜柚,個頭大,但不好吃;這棵葉子大,是沙田柚;這個是香柚,口感最好,能賣得起價。”從防蟲到疏花,從口感到價格,講起柚子樹,劉小娥口若懸河,儼然成了果園裏的技術專家。

  付出總有收穫,劉小娥向我們透露,每年在家門口收入可達5萬~6萬元,日子過得紅火。

  從困境走出來的劉小娥,更懂得貧困的滋味。現在,劉小娥不僅自己鑽研果樹技術,也帶起了徒弟,尹雙珍就是其中一個。

  同劉小娥家境有幾分相似,年輕時,尹雙珍的丈夫因爲在煤礦上出了安全事故,導致終身癱瘓,失去勞動能力,家庭重擔壓在她一個人身上,日子過得緊巴巴,至今仍戴着貧困戶的帽子。

  現在跟着劉小娥,尹雙珍已經學會了剪枝等簡單技術,接下來還將學習保花保果、嫁接等,掌握了技能的尹雙珍,工資也漲到了90元一天,今年不但能順利實現脫貧,更重要的是打消了返貧的後顧之憂。

  在福林村,劉小娥不但通過自己的勵志故事激勵着很多貧困戶,還將自身所學毫無保留地傳授給鄉親們。全村今年仍有貧困人口403人,他們中,爲數不少的人跟着劉小娥做工、學技術,脫貧摘帽,指日可待。

  後記: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扶貧工作既要治標,更要治本;既要扶貧,也要扶志;既要脫貧,更要防止返貧。

  有了不向困難低頭的昂揚鬥志,學了一門看家本領,擺脫貧困,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更重要的是手上掌握了一項技術,更多了一份保障,少了一份返貧的風險。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