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故事哲理故事

名人師德小故事11個

本文已影響 2.28W人 

名人師德小故事11個

名人師德小故事11個

教師是天底下最崇高的職業。這裏,本站爲大家精選了11個名人師德小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名人師德小故事1 孔子:善待盲人和狗

孔子去世以後,學生們不但經常談起他的思想、道德、遭遇,還常常清晰地回憶起他的日常爲人。孔子十分注意自己的舉止儀表。在待人接物方面,事事處處做到有禮有節,言行適度,舉動文雅,在衣食住行方面也養成了一些好習慣。例如,和鄉下人一塊飲酒時,喝完酒以後總是讓年長的先走,然後自己才退出來。吃着飯的時候,不和別人交談;臨睡之前,不高談闊論。

孔子既注重禮貌,又很強調要有真情實感。他很富有同情心。本來孔子好唱歌,但是遇到人家辦喪事的時候,這一天他就不再唱歌了。在死了親屬的人旁邊吃飯,他不曾吃飽過。他看見盲人、穿孝服的人,即使對方年輕,也一定站起來;路上碰到的也趕快迎上前去。一天,有位盲人樂師來見孔子,孔子趕緊迎上去。樂師走到臺階邊的時候,孔子就告訴他:“這是臺階”。當走到席子邊的時候,孔子就告訴他:“這是席子”。等樂師坐下以後,孔子又向他一一介紹屋子裏的人,說:“某某坐在這裏,某某坐在那裏”。送走樂師以後,學生子張便問道:“這樣不是太麻煩嗎?”孔子回答說:“接待盲人就應該這樣”。有一次馬棚失火,孔子趕緊問:“傷着人了嗎?”並不問傷沒傷馬。孔子的一個學生因事被捕,進了監獄。孔子並沒有嫌棄他,認爲“他雖然進了監獄,但並不是他的罪過”,還是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

孔子也很愛惜動物。據說孔子養的一條狗死了,便叫子貢給埋起來。他對子貢說:“我聽說,破帳子別扔,好埋馬;破車蓋兒別扔,好埋狗。我連車蓋兒也沒有,你拿我的破席子把狗蓋上吧,別叫他腦袋露着啊!”

孔子很喜歡結交朋友。對於朋友之情,他很珍惜,就是和自己作風不同的人也不肯輕易絕交。他和原壤的交往就是如此。原壤是魯國人,孔子早年的朋友,爲人狂放,不拘禮節,思想作風和孔子很不同。可是孔子和他相處得很好,直到老年仍保持着密切交往。孔子給人的印象是謙和的,可是他對於認爲應該做的事,便堅決地去做,百折不撓。他說:“看見道義上該做的事而不去做,這就是沒有勇氣”。他還提出“當仁不讓於師”。

名人師德小故事2 蔡元培:稱新生爲“先生”

1916年冬季,蔡元培先生就任北京大學校長。那時的交通工具很簡單,走馬上任還需要坐馬車,當蔡先生從馬車上下來以後,看見學校門口,有許多人在夾道迎接。原來,這是學校的規矩,工友們必須遵循禮儀表示歡迎,隨行人員對蔡先生說了聲:“您請。”蔡元培先生一邊往前走,一邊脫帽向兩邊歡迎他的工友們致意,並和顏悅色地對工友們點頭致謝,不住地說道:“謝謝諸位,大家辛苦了!”工友們見此情景,非常感動,紛紛讚歎道:“蔡先生真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好人啊!”這件事情要是發生在今天,當然沒有什麼可以大肆宣揚的。但在剛剛推翻封建帝制的民國初期,蔡元培先生拋棄了舊官場上的那一套官禮陋習,對普通老百姓謙恭禮讓,這種禮待庶人的行爲,不能不令人佩服。

當時,有一位叫馬兆北的學生,考取了嚮往已久的北京大學。報到那天,天空晴朗,氣候宜人,馬兆北踏着輕快的腳步,邁入了北京大學的校門。誰知一進大門,就看見一張公告:凡新生來校報到,一定要交一份由現任的在北京(北平)做官的人的簽名蓋章的保證書,才能予以註冊。

馬兆北看完公告以後,歡欣的心情一下子煙消雲散,一種被愚弄的感覺霎時涌上了心頭。他懷着忿忿不平的心情,給蔡元培校長寫了一封信。信中寫道:“我不遠千里而來,原是爲了呼吸民主空氣,養成獨立自尊的精神。不料還未入學,就強迫我到臭不可聞的官僚面前去磕頭求情,未免令我大失所望。我堅決表示,如果一定要交保證書,我就堅決退學。”言語中不免流露出對蔡元培先生爲首的校方的不滿。信發出去以後,馬兆北並沒有抱着多大的希望,本來嘛,人家是舉國上下鼎鼎有名的校長,自己只不過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新入學的學生,能會有什麼好的結果呢?不過是藉此保持一下自己的自尊,泄一泄自己心中的憤恨情緒而已。於是,馬兆北開始收拾行裝,準備追求自己新的前程。

誰曾想,過了幾天,馬兆北突然收到一封來信,猜了半天也猜不出究竟是誰寫給自己的信,打開一看,見開頭寫着“元材先生”(即馬兆北先生),急忙再看看下邊的署名,居然是蔡元培校長的親筆:“弟元材謹啓”,馬兆北激動得差點沒喘過氣來,穩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緒,急忙觀看全文,只見信中寫道:“查德國各大學,本無保證書制度,但因本校是教授治校,要改變制度,必須由教授會議討論通過。在未決定前,如先生認爲我個人可以作保的話,就請到校長辦公室找徐寶璜祕書長代爲簽字蓋章。”

信中表現出蔡元培先生雖然身爲一校之長,但他辦事絕不擅做主張,獨斷專行,而是認真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尊重教授和教授會議所做出的決定,儘管他本人也對交保證書的做法並不贊同。字裏行間還表達了蔡元培先生對自己學生髮自內心的誠懇之情。馬兆北看完信以後,心情很不平靜:蔡元培校長在百忙之中,竟然對我這樣一個不知深淺的無名小卒以禮相待,真是令人刻骨銘心,難以忘懷。後來,馬兆北先生在一篇回憶錄中這樣寫道:“這件事使我一輩子受到了深刻的影響。”。

名人師德小故事3 陶行知:甘爲駱駝

一個孩子的母親,因孩子把她剛買回家的一塊金錶當成新鮮玩具給擺弄壞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頓,並把這件事告訴了孩子的老師。不料,這位老師卻幽默地說:“恐怕一箇中國的‘愛迪生’被你槍斃了。”這個母親不解其意,老師給她分析說:“孩子的這種行爲是創造力的一種表現,你不該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雙手,讓他從小就有動手的機會。”

“那我現在該怎麼辦?”這位母親聽了老師的話,對自己的行爲後悔不迭。

“補救的方法是有的。”老師接着說:“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錶送到鐘錶鋪,讓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這樣,鐘錶鋪就成了課堂,修表匠就成了先生,你的孩子就成了學生,修表費就成了學費,你孩子的好奇心可以得到滿足。說不定,他還可以學會修理呢!”

這個故事中的那位老師就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自己進入反省室

陶行知先生,在創辦南京曉莊學校的初期,曾作過一條規定,即全校師生員工一律不準喝酒,違者要進自省室裏反省。

一次,曉莊的農友請陶校長吃飯,農友們敬他一杯酒,陶行知一再解釋說不能喝,農友們卻堅持道:“您不喝就是瞧不起我們農民,瞧不起我們就不算我們的朋友。”

陶行知沒辦法,只好把酒喝掉了。農民們非常高興,把陶校長引爲自己的朋友。他們哪裏知道,陶行知一返回學校,便立即進自省室裏了。

爲了苦孩子,甘爲駱駝

1941年,在極端困難和不斷遇到迫害的嚴重情況下,陶行知更表現出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在反共的陰霾籠罩下,物價暴漲不停,育才學校開支發生了極大困難,常有斷炊之憂。他以至於發出了現在“我不得不和米價賽跑”的感慨。國民黨政府教育部長陳立夫乘機向他提出,如同意他們派訓育主任,即可撥給全部經費,但遭到陶行知斷然拒絕。在經濟最困難的時刻,陶行知不得不忍痛宣佈,全校節衣縮食,每天改吃兩餐。他甚至提出要像武訓那樣用“行乞興學”的精神來度過難關。1944年9月25日,陶行知在爲畫家沈淑羊畫的《武訓畫像》題詞時,深情地寫道:“爲了苦孩,甘爲駱駝;於人有益,牛馬也做。”

陶行知自己節衣縮食,把捐到的涓涓滴滴都拿去哺養兒童。常穿着敝衣奔走於富貴大人和太太之門,他從英國回來之時曾買了一件晴雨夾大衣,穿久了,又髒又破,他便把它翻過來穿。一次去找一位闊大人,通報的人說:“先生,對不起,我們老爺向來不接待這樣裝束的人,請你回去吧。”陶行知不慌不忙,掏出一張名片來遞給他,那人只好恭順地送進去了。

在曉莊師範學校,陶行知和大家一起穿草鞋、挑糞、種田、種菜、養魚,他請唐家窪一位出色的莊稼人唐老頭教大家耕種的方法,他自己也做了唐老頭的學生。他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行行都有我們的老師。那時候,大家都是自己掃地、抹桌、燒飯……所有生活上的事不用聽差、伙伕,陶行知也親自參與其事。

名人師德小故事4 梅貽琦:不苟取分文

1931年冬,梅貽琦42歲被任命爲清華大學校長,自此連任清華大學校長達17年之久,其中包括在西南聯合大學的8年。他上任後住在當時的法定校長住宅,按舊例,連衛生紙都是公家供給,由公務人員按時送到。他卻主動放棄可以享受的一些“特權”,自己付家裏工人工資;自己付電話費;不要學校每月免費供應的兩噸煤;從不讓他的家裏人乘坐小轎車來辦私事,他的夫人也只是在和他一起進城時纔可以順便搭他的小轎車。他在生活上的要求很簡單,從不講究吃飯,處處精打細算。梅貽琦用一些廢紙頭起草的一些報告提綱、公函等,現在仍保存在清華大學的檔案館裏,見證着他廉潔、持身以儉的工作作風。

在那個災難深重的年代,國統區的經濟日益凋敝,民衆生活極其貧困。作爲教師階層的教授的生活,也是困苦不堪。他們中的許多人放棄了出國生活的舒適而甘於清貧,從教不輟,這是中國優秀知識分子崇高精神氣節的體現。梅貽琦和西南聯合大學的許多教師一樣,抱定了“科教救國”的信念。他的弟弟梅貽寶後來回憶說:“抗日戰爭期間,身爲大學校長和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的梅貽琦,經常吃白飯拌辣椒,有時吃上一頓菠菜豆腐湯,全家人就很滿意了。”在西南聯合大學還流傳着一段梅夫人自制米糕的佳話[]。西南聯大教授們的月薪在1938-1939年間還能維持一家人三個星期的生活,後來物價飆升就不能撐到下半個月了。於是,教授夫人們就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繡圍巾,有的做帽子,也有的做食品。梅夫人視力不好,就與人合作,以七成大米、三成糯米,加上白糖做成米糕,取名爲“定勝糕”,隱含“一定勝利”之意。梅夫人每天挎着籃子步行45分鐘到“冠生園”寄賣,礙於梅貽琦校長的面子,賣糕時梅夫人遮遮掩掩,但還是被人知道了。於是,梅夫人挎籃賣“定勝糕”的事流傳得很遠。

梅貽琦一生兩袖清風沒有積蓄,病後住院費和死後的殯葬費都是校友們捐助的。據韓詠華回憶:在病牀旁邊有一隻他從不離手的手提包,他去世後打開一看,竟是清華基金的歷年帳目,一筆一筆清清楚楚,在場人無不爲之動容。他雖幾次出任當時教育部高層領導職務,又長期獨司數十萬美元的清華基金,卻能一生緊守原則,出淤泥而不染,逝世後沒有留下任何遺產。正像林公俠所說:“他在母校十幾年,雖然清華基金雄厚,竟不苟取分文,在污染成風的社會竟能高潔、清廉到這樣的地步,真是聖人的行爲。只這一點,已是可以爲萬世師表。”

名人師德小故事5 陳鶴琴:來世還想做教師

我國著名的幼兒教育家陳鶴琴,早年畢業於清華學堂,1914年,陳鶴琴考取了庚子賠款獎學金赴美留學。學醫,是當時許多留學生的志願。因爲一則利國利民,二則學成後就業容易。陳鶴琴最初也是這個志願。但是在橫渡太平洋的郵輪上,陳鶴琴的思想上卻展開了鬥爭:“究竟我的志向是什麼?是爲個人的生活嗎?決不!是爲一家人生活嗎?也決不!我的志向是‘爲人類服務,爲國家盡瘁’……醫生是醫病的,我是醫人的。我喜歡兒童,兒童也喜歡我。我還是學教育,回去教他們的好。”滿懷救國熱望的陳鶴琴,經過反覆思考,終於打定主意,放棄學醫,獻身於苦難祖國的教育事業。

陳鶴琴對學生關懷備至,勝過自己的兒女。有一個同學父親去世,家庭經濟困難,眼看就要失學。陳鶴琴設法把她母親接來,安排在圖書館工作,使這個學生能夠讀下去。還有一個學生的祖父強迫她嫁給姐夫當填房,並以斷絕經濟支持相要挾。陳鶴琴給那個學生的家鄉的地方長官寫了封信,請他秉公處理,保護學生的正當權益。那位地方長官很敬佩陳鶴琴,責令那個學生的祖父按時供應她必需的錢糧,並尊重她婚姻自主。後來,那位地方長官放棄官職俸祿,慕名而來,到陳鶴琴的幼師任教。

1951年8月,中央教育部召開全國第一次初等教育及師範教育會議,陳鶴琴作爲特邀代表參加會議。在會議閉幕宴會上,他被代表們推舉出來講幾句話。他說:“我今年60歲。假如有人問我:‘你來生願意幹什麼?’我說:‘我還願意做教師’。要問:‘爲什麼?’我說:‘因爲我太喜歡孩子’。”

名人師德小故事6 李敷仁:最後一個過河

我國人民教育家、延安大學校長李敷仁,很強調“爲人師表”、“以身作則”。1947年8月16日,李敷仁帶領延安大學師生住在黃河岸邊的木頭峪。這時,蔣胡(指胡宗南)的軍隊從三面開來,上級命令沿大河向東轉移。但當時木頭峪渡口渡船很少,人員、物資和牲口聚集很多,敵軍迫近,師生情緒緊張,爭着搶渡船。李敷仁毫不慌張,命令高中部和教育班先渡河,然後又組織其他師生住宿等待。有人關切地讓他先上船,他說:“我要最後過河,我要看着把每個學生送過河去,我才上船!”第二天,李敷仁帶領其餘師生,沿河北上,到譚家坪才乘船過了黃河。

名人師德小故事7 楊昌濟:倫理教授重言更重行

楊昌濟字華生,後改名懷中。湖南長沙板倉人,是近代知名的學者和教育家。他是戊戌變法的積極參與者,湖南新民學會的精神導師,晚年任北京大學“倫理學”和“倫理學史”教授。他以高尚的道德修養,刻苦學習的精神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培養和影響了毛澤東、蔡和森等一大羣有爲的青年。

1909年,楊昌濟在英國學習。他十分注意研究英國人民的生活風貌,並從中肯定那些值得學習和借鑑的東西。大至言論自由、通信自由,小至不說謊、不隨地吐痰、不隨便借錢和用別人的錢,等等,他都一一注意觀察,加以肯定。他十分讚賞“西洋人於小事亦分明有界限”的習慣,如寄信時,向別人借了郵票一定要給錢;幾個人同坐公共汽車,進餐館,一人付了款,其他人也要把錢湊足交他。楊昌濟說,中國人就是不一樣,認爲這麼一點錢不值得還,如果還了,就是輕視出錢者;有時候即使真還錢,受錢者也往往佯推故遜,或僞爲發怒,實際上心裏並不是真不要。他認爲這樣做很不好,容易導致僞善。後來楊昌濟回國後曾認真實行這種“銀錢上權限分明主義”。他在長沙經常要過江授課,有時同舟學生代他交了船錢,他事後一定把船錢還給學生。

楊昌濟是一個治學嚴謹,而且道德高尚的人,他堅信他的倫理學,努力向學生灌輸一種公正、道德、正義、有益於社會和人類的準則。1912年他從倫敦留學回國,正巧,當時湖南都督譚延闓正在羅致人才。聽說楊昌濟素有聲望,就想請他擔任省公署的教育司長,他婉言謝絕了。他不願意去逢迎官場的卑鄙骯髒,卻選擇了被人冷落的師範學校教員的職務,而且自題了這樣一副對聯以明志:“自閉桃源稱太古,欲栽大木拄長天。”

名人師德小故事8 張伯苓:與學生一起戒菸

我國著名教育家張伯苓,1919年之後相繼創辦南開大學、南開女中、南開小學。他十分注意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並且身體力行,爲人師表。一次,他發現有個學生手指被煙燻黃了,便嚴肅地勸告那個學生:“煙對身體有害,要戒掉它。”沒想到那個學生有點不服氣,俏皮地說:“那您吸菸就對身體沒有害處嗎?”張伯苓對於學生的責難,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喚工友將自己所有的呂宋菸全部取來,當衆銷燬,還折斷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愛的菸袋杆,誠懇地說:“從此以後,我與諸同學共同戒菸。”果然,打那以後,他再也不吸菸了。

南開雖爲私立學校,但並不是生財賺錢的工具。南開的經費完全公開,每年的賬目都放在圖書館裏任人查看。張伯苓曾說,誰要是查當月賬目,他可以五分鐘之內告訴你,這確實不是大話。他以身作則節約學校的每一個銅板。他每月取於學習的報酬,只是中心校長的一份薪水。大學成立後,他也只在此之上加三、四十元,相當於當時大學畢業生工資的二分之一。他每次到北京辦事,爲替學校省錢,總是住在前門外施家衚衕一個普通客店,每天房費一元。張伯苓常常在外爲學校募款,幾千、幾萬、幾十萬元,都分毫不差交到學校,未有一文入了私囊。

名人師德小故事9 徐特立:以詩育德

徐特立在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師範當校長時,他在學生由自修室通往教室、飯廳的走廊上,懸掛兩塊很大的黑板。這兩塊黑板不貼布告,不寫格言,也不報告學校裏面的消息,它是專供徐老寫詩的。徐老發現學生有優點時,必定寫詩加以表揚;發現學生有缺點時,必定寫詩加以批評。所以寫詩成了徐老每日不可缺少的工作和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

有一次,一個叫單秀霞的學生,因寢室熄了燈,便約了同學偷偷地跑到廁所爲她愛人打毛線衣。廁所裏的電燈是通宵不熄的。徐老站在門外細聲叫喊:“睡呀,睡呀!”單等即時就寢,並以爲明天徐老一定會罵他們,但次日她們並沒有捱罵,只看見黑板上寫了一首詩:“昨天已經三更天,廁所偷光把衣編。愛人要緊我同意,不愛自己我着急。東邊奔跑到西邊,不僅打衣還聊天。莫說交談聲細細,夜深亦復擾人眠。”

名人師德小故事10 斯霞:學生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斯霞,出生於諸暨一個貧寒家庭的孩子,先後在浙江紹興、蕭山、杭州等地的小學任教,1932年進入南師大附小工作後,她就再也沒離開過小學教育這塊土地。在70年的執教歲月裏,斯霞老師不僅桃李滿天下,而且爲教育思想寶庫貢獻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她的“童心母愛”論。用她的解釋就是:作爲一名教師,不僅要掌握知識,更要有童心,有母愛。要與孩子打成一片,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來看待。這一理論在她退休後的很多年裏仍一直堅持不懈地實踐着。學生已成了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003年6月底,斯霞老師因爲腎衰竭住進了醫院,從那時起一直到她去世這段日子裏,斯霞老師是在病牀上與病魔作最後的鬥爭。期間,大部分時間裏斯霞老師一直處於神志不清的狀態中,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每當有學生來探望時,斯霞總能睜開雙眼,準確地叫上學生的姓名,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十分感動。斯霞老師爲什麼能記起每個學生呢?據知情人介紹,斯霞老師在任教期間對她的每一個學生都十分了解,都要逐一進行家訪,這些細緻入微的工作給老人留下了永不磨滅的記憶。

在教一年級時,孩子們還沒來報到之前,斯老師會拿着學生的名單,一家一家去家訪,瞭解孩子的個性特點,有什麼喜好,所以當斯老師在開學時見到孩子們時,她對他們已經非常熟悉了。

斯霞老師的孫女30歲了,小時候只上過一個月的南師附小,問及原因,她有點羞澀:“奶奶在南師附小工作,媽媽怕我在那兒上學影響不好,就讓我轉學了……”

斯霞老師70多歲時和孩子們玩老鷹捉小雞、幫孩子們甩長繩。

退休後的很多年,90高齡的斯霞都堅持每天到學校看看,每年的“六一”兒童節,她要走遍學校的30間教室,看看每個孩子;後來,隨着年齡的增大,斯老師的行動越來越不方便,她還是堅持每天“踱”到學校,再後來,斯老師由女兒扶着來學校看看。

名人師德小故事11 蘇步青:祖國再窮我也要爲她奮鬥

1931年,蘇步青獲理學博士,在研究院裏有點“名氣”,日本不少名牌大學以高職、高薪聘請他,愛人和孩子也都在日本,何去何從?他想到,自己出國的目的是爲了尋找一條救國救民的道路,現在祖國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我要以自己的學識和才智拯救苦難深重的祖國。他毅然回國。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了,日本東北帝國大學拍來特急電報,再次聘請他就任該校數學教授,各種待遇從優;不久又接到一份特急電報,岳父松本先生病危,要蘇步青夫婦火速去日本仙台見最後一面。蘇步青體諒夫人的心情,對她說,你回去吧,我要留在自己的祖國。祖國再窮,我也要爲她奮鬥,爲她服務。松本來子想到丈夫的生活和事業,她擔心萬一戰局惡化,可能再也無法回到蘇步青的身邊,也打消了日本之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