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故事哲理故事

巧妙地幫助孩子化解友誼中的衝突

本文已影響 3.09W人 

巧妙地幫助孩子化解友誼中的衝突

巧妙地幫助孩子化解友誼中的衝突

孩子間的友誼衝突大多數是因爲自己的渴望沒有得到滿足而造成的。孩子畢竟不如大人理性,有時會不知如何表達出他想要的一個東西,如果這個東西得不到,他們就會直接採取行動,比如有的孩子會與別的小朋友發生爭搶、打鬥。這並不能說明孩子就一定有暴力傾向。作爲父母,可以給孩子提供一個替代攻擊的方法,告訴孩子:如果下一次遇到同樣的情況,不可以打小朋友,而是去跟他說“讓我玩玩你的玩具”。

有位媽媽親眼看到自己的孩子打了別的小朋友,之後,就過去先問一下這個小朋友痛不痛,再對自己的孩子說:“你打了這位小朋友,他的胳膊現在很疼。如果有別人打你,把你的胳膊打疼了,你會不會難受呢?”孩子低下頭不說話了。接下來,這個媽媽又問:“今天你打了這個小朋友,他感到疼,他的媽媽知道了也會很心疼,對嗎?”通過母親這樣的引導,孩子最終認識到自己的行爲是不妥的。

有的時候,孩子暴力的原因就是爲了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父母可以平靜地對孩子講道理:“我知道你想要那個玩具,但是我們不應該打人,對嗎?”不需要講太長的道理,孩子都可以接受。

1.培養孩子適應社會的能力很重要

現在的孩子大多爲獨生子,從小開始,什麼好吃的、好玩的全部是他的,所以,相對比較自私,比較自我,這樣個性的孩子將來走上社會肯定是不適應的。然而,有些父母不能很好地認識到這個問題,一味順從孩子,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

現代社會在要求人們進行激烈競爭的同時,又需要人們進行廣泛的多方面的合作。其實,這兩點並不矛盾。同樣,人在社會上,如果缺乏與他人合作的精神和合作的能力,那麼,他不僅在事業上不會有所建樹,就連適應社會都會很困難。

因此,孩子將來要適應的是充滿挑戰的社會,有責任感的父母應該摒棄“樹大自然直”的懶漢想法,要未雨綢繆,在孩子的重要觀念養成之初便進行必要的引導。

【正面管教祕訣】

孩子雖然年幼,但適應社會的重要程序卻絲毫不能減少,無論是要想擁有現在的快樂童年,還是順利地適應未來的社會生活,都需要他們具備良好的適應能力、合作精神及必要的行爲經驗。

巧妙地幫助孩子化解友誼中的衝突

2.當孩子與夥伴發生爭執時,父母不要偏袒自己的孩子

融融4歲多了,騎車總是謹小慎微,一點也不比走路快。她一邊騎車一邊東張西望,鄰居家淘氣的小男孩跑過來朝車子前面扔了一顆小石子,融融的車子一歪,栽倒了。但融融反應敏捷,車還沒着地,自己先跳了下來,哪兒也沒傷着。可她不管三七二十一,邊哭邊跑回家告訴媽媽。她媽媽沒制止女兒哭,卻趕緊跑出來,對扔石頭的小男孩大加指責。有了媽媽撐腰,融融哭得更兇了。從此以後,這個小男孩再也不跟融融玩了。

當孩子在外面受了一點委屈,跑回家想找父母訴說時,父母一定要問清緣由,在原則範圍內教育孩子:吃一點虧無所謂,讓孩子具有寬容和忍讓的美德。想讓孩子一點虧也不吃的父母,其孩子將來也不會寬容別人,更不會得到別人的寬容,會逐漸地被別人拋棄,成爲“孤家寡人”。那些“精明”的父母,不妨讓自己的孩子不時吃點“虧”,在“吃虧”中培育其愛心。

【正面管教祕訣】

一旦不肯吃虧的心理佔據了孩子的頭腦,雖然他在很多小事上會佔便宜,但同時不良性格會妨礙了孩子與同齡人的正常交往和建立友誼,慢慢陷入一種不良的人際關係。人際關係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一個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如果一個孩子整天生活在一個不被接納、被冷落、被排斥的集體裏,他的情緒常常是低落的。當他遇到挫折時,則不能獲得來自同學的安慰與支持。

3.營造一個開放式的家庭生活環境有助於孩子交際力的培養

從小把花花帶大的奶奶去世之後,花花把自己的心靈禁錮起來,不願與他人接觸,害怕被傷害,對周圍的人常有厭煩、戒備心理,凡事漠不關心,猜疑心極重。她越來越喜歡獨處,與同學格格不入,在學校一個朋友都沒有。父母只是覺得花花跟奶奶的感情太深了,過段時間就好了,所以沒有特別在意花花的異常行爲,卻不知,時間長了,花花的性格卻改變了。

如果孩子缺乏與同伴之間的交往,就不能理解、分享他人的喜怒哀樂,就會形成對他人他事的淡漠情感,並難以發展人際交往能力或寬容他人的心理調節能力。據調查表明,這種社會化程度較低的孩子,成人後往往會表現出離羣索居的孤獨傾向。

爲了避免孩子形成孤僻的性格,父母要有意識地改變家庭生活環境的封閉狀態,要“敞開家門”讓孩子從“自我”的小圈子中走出去,參與交往活動,體驗並享受交往的快樂。

【正面管教祕訣】

爲了避免孩子形成孤獨的性格,父母還要把孩子帶出去或把同事、朋友的孩子請到家裏來,讓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中體會交往的快樂,幫助孩子消除與人交往的膽怯,增加他們交往的興趣,並以此來幫助孩子正確認識他人和社會,走出自我心靈封閉的誤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