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故事名人故事

關於李白的所有故事

本文已影響 7.02K人 

關於李白的所有故事

關於李白的所有故事

李白是我國唐代著名詩人,他寫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流傳至今。本站爲大家整理了關於李白的所有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李白的故事一】鐵桿磨成針

李白的成長故事

唐朝的着名的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愛念書,常常逃學,去街上閒逛。

一天,李白有沒有去上學,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河邊。傢俱廣告語

和暖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鮮花綠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麼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呆在家裏那多沒意思啊!”李白走着走着,看見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坐在一塊大石頭上,老奶奶正在專心致志地磨着一根鐵棒。李白好奇地走過去問:“老奶奶,您在幹什麼?”“我要把這根鐵棒磨成繡花針。”老奶奶擡起頭,對李白慈祥地笑了笑,又低下頭繼續磨着。

“繡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繡花針嗎?”“當然!”“但是,鐵棒這麼粗,什麼時候才能磨成針呢?”老奶奶反問李白:“滴水能夠穿石,愚公能夠移山,那鐵棒爲什麼不能磨成針呢?”“但是,您年紀這麼大了。”“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老奶奶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於是回去之後,他再也沒有逃過學,學習也很用功,最後成了名垂千史的詩仙。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要有耐心和恆心才能成功。

【李白的故事二李白的行走

李白一生漂泊,幾乎遊遍名山大川,給人們留下了一個飄逸灑脫的行者形象。在李白的行旅中,他對浙東一座並不太知名的天姥山表現了個性的偏愛,不僅僅在早年表達了傾慕之心,在中年遭受人生的重大轉折時還寫下了“夢遊”的詩篇。李白爲什麼對天姥山這麼嚮往?這是一座什麼樣的山呢?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每次讀到余光中先生《尋李白》中的這兩句詩,周身就禁不住熱流涌動。一個披髮仗劍、月下獨酌的“謫仙人”形象,彷彿正穿過時光的隧道,從大唐盛世的那一端朝我迎面走來。他的衣襟飄動若飛,手中的美酒香氣沁鼻,但他的臉上卻寫着複雜而模糊的表情,清高、自得、傷感、超脫……佯狂瘋癲而又孤傲跋扈,讓人仰慕卻又近之不得……我真不知道該用怎樣的一個詞,才能概括這位詩人獨特的氣質。

—是啊,一千多年過去了,誰又能清楚解析“李白”兩字呢?

李白的一生都在流浪,用此刻時髦的話說,他的一生都在“行走”。但是,他行走的蹤跡飄忽不定,他行走的心態五味雜陳。似乎連他自己,都說不清楚行走的終點是哪裏。此刻誦讀李白的詩文,我的心中常常浮想聯翩:這些讓他才情四溢、心潮澎湃的山水景緻真有那樣神奇嗎?當我的腳步和他的腳印重合,相隔千年的我們是否能產生某種共鳴?

【李白的故事三走近天姥山

大凡學過高中課程的人,都知道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這首詩,“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霓明滅或可睹……”,這座叫“天姥”的山,正因李白的“夢遊”而聞名,也因此而讓人感覺此山如在夢中。很少有人知道,天姥山就位於此刻中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浙江紹興,和很多名山被遊客擠破門檻相比,天姥山的確顯得有幾分寂寞。

斑竹村是紹興市下轄的新昌縣的一個小村,村裏還保存了不少老房子,木結構、灰瓦泥牆,在江浙地區,像這樣的小村似乎很普通。村裏有一條貫穿全村的小路,不能通機動車,但如果行走在上方往兩旁細看,會發現兩旁全是商埠的遺蹟。村民們很熱情地給我們當嚮導,一會指着一幢房子說:“喏,看看,那裏以前是米店呢!”,一會又指着一幢兩層的小樓:“這是以前的客棧,徐霞客在那裏住過呢!”徐霞客,哦,這麼一說好像很不普通啊。

斑竹村是一座很古老的村莊,也是一座不平常的村莊。它的不平常在於它獨特的地理位置。斑竹村因道而建,那條貫穿全村的小道其實是一條千年的古驛道。這條古驛道是連接天台和古剡縣的要道,斑竹村正好在兩地中間。剡縣的縣治在這天的嵊州,唐朝末年才分剡設嵊州和新昌縣,古代來往天台和剡縣,到斑竹村恰好行程一半,正好歇腳休憩。因此,斑竹村在古代遠比此刻要繁華得多。當地老人說,斑竹村繁華時也是三教九流匯聚,勾欄瓦肆齊全,如同一座小縣城。一向到上世紀70年代,興建了國道之後,來往的人才不從村中穿行了。

這座村莊還有一個地利之便:它就在天姥山腳下。如果李白登天姥山,毫無疑問,必須是要經過那裏的。

詩人的情結

天姥山不是一座山,而是一組山脈的總稱,它的最高峯有一個很響亮的名字—“撥雲尖”。即便此刻交通發達,登上天姥山最高峯仍然是一個挑戰。在江南地區,大山總的來說並不奇崛,但天姥山連綿高聳,氣勢不凡。清晨若停車遠眺,天姥山巔雲霧繚繞,真好似李白詩中所寫的夢境。

李白一生好遊名山大川,從15歲登竇團山,到60歲第三次上廬山爲止,能夠說幾乎閱盡天下名山。但他對於天姥山,似乎有一種特殊的偏愛。

李白的詩歌以前兩次吟詠天姥山。第一次是他二十五六歲時,在兩年中分別創作了《秋下荊門》和《別儲邕之剡中》。李白當時剛出三峽夔門,在前一首詩中即寫道:“此行不爲鱸魚膾,自愛名山入剡中。”證明了自己要到剡縣一帶遊歷的願望。在第二首詩中他更清楚地列出了自己的行程,而且說明是走水路—“借問剡中道,東南指越鄉。舟從廣陵去,水入會稽長。竹色溪下綠,荷花鏡裏香。辭君向天姥,拂石臥秋霜。”

李白詩中很明白地寫到了剡中和天姥山,那麼他是否隨後真的實現願望了呢?從詩歌裏找不到直接的證據,著名唐代文學研究學者鬱賢浩根據李白的其他詩作,推證李白從廣陵出發到過會稽。在唐代,會稽一帶還是淺海,海水時常倒灌,到剡中最便捷的方式還是走水路。此刻的剡溪中上游地區生態保護較好,有些地方還能夠乘坐竹筏漂流,河水清澈,平緩如鏡,雖然很少看到荷花,但兩岸翠竹掩映,和李白詩中的描述基本吻合。如果沒有到過會稽,僅憑想象是很難寫出這樣生動的詩句的。

李白第二次吟詠天姥山,是在二十年之後了,這次寫就的詩篇就是那首氣勢連貫、想象奇麗的《夢遊天姥吟留別》。同樣是寫天姥山,但二十年間李白已從一個意氣風發的青年變成了一個飽經世事的壯年,“遊天姥”的心境已全然不一樣。

中國的名山很多,長江中下游的也不少,爲什麼李白單單欽慕即便這天依然有些寂寞的天姥山呢?正是“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李白25歲還沒到會稽天姥之前,碰到了一個影響他一生的人物—司馬承禎。

原來天姥是仙山

在回憶李白之前,還是得走走斑竹村的古驛道。走到村頭,跨過一座石橋,就算出了村了。一般的人走到那裏,總不免回頭看看—正因一個富有人情味的、能夠下馬歇腳的驛站集鎮即將被拋在身後,面前又是漫長的路途。一千多年前,一個隱居在天台山玉霄峯的道士接到唐玄宗的聖旨,趕赴京師理解召見,他走到這座石橋一回頭,看見青山碧水,田園炊煙,不禁長嘆一聲,跌下馬來。這個人就是司馬承禎,從此,這座石橋被稱爲“司馬悔橋”,而橋下的小河也有了一個很有感情色彩的名字:惆悵溪。

司馬承禎本來是一個士人,正因深慕老莊之學,之後出了家。他不注重煉丹法術,而是注重研究宗教玄學。他隱居天台並且廣招弟子,成了著名的道士。唐朝皇帝出自關隴,自詡爲李耳之後,皇室大力推崇道教,武則天、睿宗都召見過司馬承禎,但司馬承禎拒不理解官職,仍然回到天台山中。這次玄宗再次召見,他不得不再度出山。

開元十三年,25歲的李白在江陵見到了八十多歲的司馬承禎。關於這次見面的細節,我們當然不得而知,但李白隨後即創作了《大鵬遇希有鳥賦》“以自廣”,可見情緒十分激動。他在晚年回憶這件事說:“餘昔於江陵見司馬子微,謂餘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聆聽了司馬道士的教誨,又得到了鼓勵,意氣風發的李白產生去司馬承禎隱居之地看看的願望也就很自然了。但是,爲什麼詩中的目的地不是天台而是天姥呢?

據史籍《後吳錄》記載:“剡縣有天姥山,傳雲登者聞天姥歌謠之聲。”根據新昌學者竺嶽兵的研究,“天姥”即傳說中的王母(姥、母同音同義),而王母在道教中是掌管神仙戶籍的神仙之一。同樣受李白傾慕的謝靈運曾在詩裏寫道:“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深受道家求仙思想影響的李白,當然也要效仿前輩去天姥山—這個離神仙最近的地方看看了。

行走的人生

李白一生漂泊,我們能夠根據他的詩篇,追隨他的腳步,在大半個中國勾勒出他的行蹤。

25歲之前,李白足跡不出四川,這個時期李白的詩作不多,但我們大概知道他家境相當富有。此後,李白辭親遠遊,而且這一“遊”就是16年。從湖北的江陵、廣西的蒼梧一向到浙江的剡中、山西的太原,東南半壁江山都留下了他的足跡。李白爲什麼用這麼長的時刻、遊歷這麼廣闊的地方?和他自幼培養起來的遠大志向以及嚮往自然、求仙長生的道教思想有關。我們說李白是偉大的詩人,其實李白本人並不想做詩人。李白少時就給自己的未來作了定位:“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因此他根本不走透過考試取得官職的道路,也不把一般的官職放在眼裏。他選取的是“直道”,就是遊天下名山,廣交英賢豪傑,以取得“山林名士”的美譽而名動京師,進而一舉成爲皇帝近臣,以實現他的報國理想—司馬承禎不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麼?

最後,李白也正是正因隱居剡中的道友吳筠推薦,才得以進入京城。這時,他已經42歲了。

在京城,李白得到了“翰林院供奉”這樣的虛職,本來十分自負、夢想着大展宏圖的他,不久卻發現自己只但是被當作一個伺宴賦詩的文人罷了。個性的李白在長安留下了“高力士脫靴”、“楊貴婦磨墨”這樣的故事後,就被“賜金還山”、體面地攆出京城了。

李白在京城呆了不到三年,帶着失意和悲憤,又一次踏上了人生旅途。這一“遊”便是十年。

和人生的第一次遠遊不一樣,當時是意氣風發,而此刻則是從都城的官宦生活跌至社會底層,李白心中的落寞和生活的窮困可想而知。尤其是離開長安的最初三年,是李白極度潦倒的時期。除了結識杜甫、高適等友人,生活基本上是陰鬱的灰色。李白在山東理解了嚴格的宗教儀式,度爲真正的道士,但據《太平廣記》記載,這期間李白仍然在酒樓“日與同志荒宴其上,少有醒時”。大病一場之後,李白在動身前往南方遊歷之前,創作了名篇《夢遊天姥吟留別》。

不屈的宣言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霓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這首詩名爲“夢遊”,詩人從想象入筆,如同導遊一般層層推進,帶着讀者從一個個實際的地名,迅速進入到作者汪洋恣肆的世界。這個世界沒有世俗,只有仙人;沒有壓抑,只有自由。詩人的情感如洪水出閘,一發不可收拾,直至最後大聲喊出了自己的鮮明態度“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纔是真正的李白!

雖然是想象,但從詩中提到的“天姥”、“赤城”、“天台”、“鏡湖”、“剡溪”等具體地名看,詩人對浙東地理十分熟悉,只有實地遊歷,纔可能信手拈來。白居易對這天新昌周圍的山水風光有一個精妙的比喻:“東南山水,越爲首,剡爲面,沃洲、天姥爲眉目。”他認爲剡中好比東南地區的一張臉,而天姥、沃洲是最傳神動人之處。李白既到剡中,最可能的行走路線是從剡溪沿水路到沃洲,再從沃洲上天台山石樑飛瀑,然後到國清寺。

沃洲過去是剡溪中的著名綠洲,綠水環繞,美不勝收。上個世紀興建水庫,沃洲一些古蹟被淹沒,但水庫水面廣闊,如一顆翡翠鑲嵌於羣山之中,仍能夠想象當年的美景。距沃洲不遠就是天台山石樑飛瀑,也是剡溪最大支流的源頭所在。山澗從一座天然的石橋下傾瀉而出,兩邊青峯聳立,盡顯大自然造化神奇。從唐代以來至今,石樑飛瀑流淌不息,證明了大詩人們的風采和歲月的變遷,是遊覽天台的遊客必到之地。而國清寺作爲佛教天台宗的重鎮,自從隋朝興建以後,雖經兵燹,但香火不滅,是天台山的著名勝地。

浙東風光清秀脫俗,令人樂而忘返,但在李白四十五年的“行走”生涯之中,求仙訪道是一條貫穿始終的紅線。吸引李白數次前往浙東和其他名山大川的,不僅僅僅是自然的風光,更是風光背後蘊含的自由和永恆的高尚境界。

公元762年,62歲的李白死了。他的死依然不一樣凡響:據說李白喝得大醉,旁若無人,爲了撈起江中的月亮,一頭紮了下去,從此再沒出來。

一個仙人,在完成了世間苦難的輪迴之後,以一個詩人的方式爲自己的人生畫上了句號。這天遊覽唐代的山水,遺蹟依然可尋,但我們務必承認:屬於李白的詩歌已成絕響。

【李白的故事四】蔑視權貴的李白

李白是一位有才華的詩人,他一心期望能爲國家做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但唐玄宗李隆基卻只讓他做了一個翰林供奉,給皇上、后妃們寫詩作賦,他很不願意,常常一人喝悶酒。

蔑視權貴的李白這一天,李白又喝得大醉,突然侍衛來召他去見皇上。原來李隆基和楊貴妃正在花園賞花,想讓李白寫幾首詩助興。

李白看到如雲似錦的牡丹襯托着美色傾城的貴妃,詩興大發,提筆寫下了著名的《清平調》。李隆基看了十分高興,便叫宮中樂師李龜年演奏,自己吹笛,宮女們演唱,其中一句“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使楊貴妃聽得如醉如癡,高力士和楊國忠更是竭力討好皇上。

李白看了,覺得十分噁心,便藉着酒勁,把腳伸到高力士面前說:“來,給我脫靴!”高力士哪受過這種羞辱?但此刻李白是李隆基面前的“紅人”,高力士知道此刻惹不起他,只得忍氣把他的兩隻長靴脫下來。

李白心裏十分痛快,用眼斜了一下旁邊的楊國忠,向李隆基磕了個頭說:“皇上,我聽說楊國舅研的墨很好,不如讓國舅爺研墨,我把《清平調》重新抄寫一遍,好嗎?”

李隆基連頭都沒回,就說:“行!”這可把楊國忠氣壞了,他做夢也沒想到李白竟敢戲弄自己。但皇上都答應了,他不敢爭辯,只好忍着氣,強裝笑臉,慢慢研起墨來。

高力士、楊國忠受了這種羞辱,向楊貴妃說:“《清平調》裏面有一句‘可憐飛燕倚新妝’,分明是把娘娘比作漢朝淫蕩成性的趙飛燕。趙飛燕最後被漢成帝廢黜,由此可見李白用心叵測呀!”楊貴妃聽了,氣得臉色發白。於是李白逐漸遭到了排擠,而李白早就厭煩了這種無聊的生活,便離開長安,去了洛陽。

李白曾寫過一首長詩《夢遊天姥吟留別》,結尾一句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有力地說出了自己蔑視權貴的心聲。

【李白的故事五】 悲傷的李白

公元762年,年過花甲的李白已百病纏身,他已忘記了人世的悲歡,只圖一醉方休。他一生醉過太多次,但這是最後一次了。他恍恍惚惚去邀水中之月,不幸溺水,抱月長眠。

李白一生豪放浪漫,連死都如同一首詩。可誰又知道這光鮮的外表下,淤積了多少難以言狀的憤懣和悲傷?

悲傷的李白李白自少年時代就喜好遊俠,寫下不少遊俠詩,並且胸中也懷有遠大的抱負,曾自稱“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他25歲便辭親遠遊,“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遊歷名山無數,縱情山水之間,提筆寫下無數好詩,春風得意,名噪一時,但他志向卻不在此。他秉承儒家教誨,是個用心的入世者,立志在政治上有一番作爲[]。他一向在等,等長安天子的召喚。他終究是等到了,42歲那年,由一個道士引薦,他應召入京。

那時,他感覺自己化爲一個任情恣意的詩仙,“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就是他那時最好的寫照。他作文曾讓楊貴妃捧硯,高力士脫靴。但好景不長,在長安的第三年,他正因不能放下自己的個性,受權貴排擠,被流放出京。

親眼見到了封建官場的黑暗和宮廷生活的糜爛,李白對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對建功立業的渴望全化爲泡影,“濟蒼生,安黎民”的遠大抱負總是受挫,在幻想的完美和現實的殘酷中,他也只能承受這巨大的落差了。

這一次,李白是真的悲傷了。

悲傷的李白也只能“舉杯消愁”,卻得到了“愁更愁”的結果。他終日與酒爲伴,盡情釋放內心的悲傷。“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他終究是不能放下心中的理想,然而朝廷耽於聲色犬馬,奸相李林甫、楊國忠當道,官場一片黑暗,他永遠也回不去了。時光飛逝,自己卻功業無成,他,也只能寫下“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等悲憤填膺的詩句了。

李白幸運,生於盛唐;李白不幸,空有抱負卻無處施展。歷史的不可測之處也就在於,他們造就了李白的悲傷,卻也讓一個不老的詩仙——悲傷的李白成就了一段浪漫的傳奇。

【李白的故事六】 李白其實沒酒量

通常的印象,彷彿古代的詩人都挺能喝酒,個性是李白,他的《將進酒》中說“將進酒,杯莫停”,杜甫也在《飲中八仙歌》中說“李白一斗詩百篇”。可見李白是很愛喝酒的,但是他是不是真的能夠喝很多酒,是不是一喝就是“一斗”呢?

李白其實沒酒量這得先從“鬥”說起。此刻已經沒人用鬥了,我們以前見過的鬥,一般是稱量糧食的工具。一斗大約是50斤糧食。誰要是喝一斗酒,酒量自然是大得驚人。古時候量酒用的也是鬥,但是跟現代稱糧食的鬥並不是一回事。

《公羊傳》:“熊蹯不熟,公怒,以鬥擊而殺之。”這鬥就是喝酒的杯子,能夠順手拿起來投人,體積必須是有限的。《史記·項羽本紀》中,劉邦從鴻門宴上逃走時,讓張良送給項羽白璧一雙,送給范增玉斗一雙,這玉斗也是酒器,張良能夠隨身帶着,體積也不是很大

還有另一種稱爲斗的酒器,北斗七星,排列出來的形狀就是這種斗的樣貌,這種鬥有長長的柄,實際是盛酒的勺子。

《詩經·大雅·行葦》有“酌以大斗,以祈黃考”。朱熹注:“大斗,柄長三尺。”古代的三尺,也就是此刻的二尺多一些。大斗如此,小鬥必須還要小。從出土的青銅鬥看,也就是此刻家裏飯勺大小,一斗的容量也就是此刻常用的一個玻璃杯。《史記·滑稽列傳》齊威王問淳于髡能喝多少酒,淳于髡答:“臣一斗亦醉,一石亦醉。”“一斗亦醉”,這是說喝得很少,不算什麼;“一石亦醉”,這是說喝得很多。

古代酒的度數很低,喝上一斗酒是很容易的事,也就跟此刻的一杯啤酒差不多。《水滸傳》中的武松,在景陽岡上喝了十八碗,是懸了點,但這是“燕山雪花大如席”式的誇張,並不爲過。如果換成此刻的白酒,那可就懸了,沒有可信性了,成了“廣州雪花大如席”式的誇張,成了敗筆。

只有李白喝酒的記錄,沒有發現李白連氣喝上幾斗酒的記錄,估計李白的酒量是不大的。

杜甫《飲中八仙歌》說:“汝陽三鬥始朝天”,“張旭三杯草聖傳”,“焦遂五斗方卓然”,只有“李白一斗詩百篇”。比較起來,人家是三鬥始迷糊,五斗“方卓然”,可老李只一斗就“長安市上酒家眠”了。論酒量,李白顯然不如那幾位。

杜甫說他“一斗詩百篇”,實際意思是,李白只要喝上一斗酒,就能夠寫出許多詩來。只喝那麼一杯啤酒,就上了詩情,顯然是酒精起了作用,這正說明了他酒量並不大。從李白的詩作來看,他喝酒的目的並不是爲了求醉,更不追求喝進肚裏多少,而是借酒抒情,借酒發泄。

【李白的故事七李白醉書狂草敵兵

唐玄宗時,渤海國的使者帶着國書來到長安,唐玄宗召見番使,命令翰林學士宣讀番書。

不料翰林學士打開番書,見上面全是些鳥獸文字,竟一字不識。唐玄宗宣詔文武百官,文武百官也沒有一個人識得。唐玄宗震怒。

翰林學士賀知章回到家中,憂心忡忡,長吁短嘆,引起家中客人李白的關注。

李白問明情況,道:“可惜我李白金榜無名,不能爲朝廷分憂解難。”賀知章問知李白能識番文,驚喜萬分,立刻向唐玄宗作了彙報。唐玄宗賜李白進士及第,穿紫袍束金帶,在金鑾殿上接見了李白。

李白捧起番書,用唐音譯出,念道:“渤海國大可毒書達唐朝官家:自你佔了高麗,與俺國逼近,邊兵屢屢侵犯我界,想出自官家之意。俺如今不可耐者,差官來講,可將高麗176城讓與俺國……若還不肯,俺起兵來廝殺,且看哪家敗勝!”這分明是一份“宣戰書”。唐玄宗問文武百官:“番人要興兵搶佔高麗,有何策可以應敵?”衆人緘口不答。玄宗又問李白:“那我們該如何回覆番使?”李白道:“明天召見番使,我當面回答他。”唐玄宗當即封李白爲翰林學士,設宴款待。

第二天上朝,李白大筆一揮,不一會兒就寫好了國書,當衆念道:“大唐開元皇帝,詔諭渤海可毒:自昔石卵不敵,蛇龍不鬥。本朝應運開天,撫有四海,將勇卒精,甲堅兵銳……方今聖度汪洋,恕爾狂悖,急宜悔禍,勤修歲事,毋取誅戮,爲四夷笑……”

番使大爲震驚。回到渤海國,將大唐國書交給渤海國國王,國王看後驚歎道:“天朝有神仙相助,如何敵得!”於是,寫了降表,歸順大唐王朝。

李白醉書狂革,展示了大唐威儀,嚇退挑釁的蠻國。“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李白的故事八李太白跳月

南京夫子廟前,有一座文德橋。據說,每逢冬月十五月亮當頭的時候,站在橋頭朝水上看,倒映在水裏的月影子剛好分成兩半:橋這邊半個,橋那邊半個。

圓圓的月亮影子,爲什麼會分成兩半呢?這裏有段故事。

傳說唐朝大詩人李太白,有一次到金陵(即今南京)來,在文德橋旁邊的一座酒樓上歇腳。

這天碰巧是冬月十五,到了晚上,他就獨自坐在酒樓上賞月,一邊喝酒,一邊吟詩作賦。李太白生平最喜愛月亮,說月亮又幹淨又好看。這天晚上,他擡頭看見天上的月亮潔白滾圓,心裏非常高興,就多喝了幾杯。

到了半夜,李太白趁着酒興,下樓走到文德橋上。他剛走上橋,一低頭,忽然看見月亮掉在水裏了,河水一動,潔白的月影上就添了幾條黑紋。

李太白這時喝得醉醺醺的,只當是月亮給河水弄髒了。他靴子也顧不得脫,張開雙手就跳下橋去撈月亮。

誰知這一跳,月亮沒撈着,卻把水裏的月亮震破了,頓時分成了兩半兒。——故事就這樣傳下來了。後來人們在文德橋旁邊修了個“得月臺”,據說那裏就是當年大詩人李太白賞月的地方。

【李白的故事九力士脫靴

李白過人的才華,使他成爲一位名滿天下的大詩人。所以就連當時的皇帝唐玄宗也想看一看李白到底是個怎樣厲害的人物。於是唐玄宗下詔書請李白到皇宮來相見,一起商談國家大事。聽到皇帝召見,李白邁着大步,仰天長笑着走進皇宮,沒有一絲拘束緊張的樣子。

唐玄宗看見李白儀表非凡,氣宇軒昂,雙目炯炯有神,就像一片朝陽升起在東方。通過與李白親切的交談,皇帝發現這個李白可真是不簡單,他的知識如此淵博,無論問他什麼問題,都能對答如流,並能提出很多自己獨到的見解呢。

唐玄宗皇帝得到這樣一個值得誇耀的文人在身邊,高興得合不攏嘴,立即邀請李白留下來和他一起吃飯。當時,誰如果能和皇帝一起吃飯,那可是一件非常非常榮耀的事。更何況,皇帝還用滿桌的好菜親自招待李白呢。

於是,有很多人羨慕李白,但也有很多小心眼的人嫉妒他。可李白纔不怕別人嫉妒他呢,他還是像以前一樣瀟灑狂放。李白喜歡喝酒,與他同一個時代的另一位大詩人杜甫有一首詩曾經這樣寫到:“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首詩的意思是:“李白喝一斗酒就能作上百篇的詩,他倒在長安的酒店裏就可以忽忽大睡。在李白喝酒的時候,即使是天子的召喚,他也不理,而自稱自己是酒中仙。”

有一天,皇帝又召見李白,請他起草一份很重要的詔書。恰巧李白剛剛喝完酒,東倒西歪地走到大殿上。他眯着眼往四周看了看,看見站在皇帝身邊的一個太監正在很不友好地盯着他。這個太監叫高力士,當時得到皇帝無比的寵愛,就連皇帝的兒子們也稱呼他“阿哥”,王公大臣們也要稱呼他“老爹”呢。高力士心裏總想着:“我可是皇帝眼前的紅人,誰敢得罪我!”所以他整天在皇宮裏橫行霸道,老欺負那些被他排擠的小官員。

他發現皇帝喜歡李白,心裏就很不舒服,還想着要找個機會整整李白呢。

李白呢,其實早就看不慣這個欺軟怕硬的太監了。於是趁着這天的酒性對皇帝說:“皇上,我有個小小的請求,不知您準不準?”皇上因爲急着要李白寫詔書,便着急地說:“你有什麼要求,儘管講。”李白說:“我剛喝了點酒,因此無法像平常那樣很恭敬地寫文章。請皇上准許我穿戴隨便一點,這樣我才能把這篇詔書寫得符合您的要求。”皇上想了想,摸着鬍子說:“既然這樣,我就准許你隨便一點吧。”

於是,李白伸了個懶腰說:“我穿的鞋太緊了,要換一雙鬆一點的便鞋。”皇帝便立即叫人給他取雙便鞋來換。李白趁機向站在一旁的高力士把腳一伸:“給我把鞋脫了!”高力士平時作威作福搞慣了,沒想到李白會來個突然襲擊。在完全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高力士當慣奴才的膝蓋便自然而然地跪了下去,竟給李白把靴子脫了。

【李白的故事十重訪江東

李白離開東魯,便從任城乘船,沿運河到了揚州。由於急着去會稽會見元丹丘,也就沒有多滯留。到了會稽,李白首先去憑弔過世的賀知章。不久,孔巢父也到了會稽,於是李白和元丹丘、孔巢父暢遊禹穴、蘭亭等歷史遺蹟,泛舟鏡湖,往來剡溪等處,當然也少不了在繁華都市會稽流連忘返。在金陵,李白遇見了崔成甫。兩人都是政治上的失意者,情懷更加相投。每次遊玩時,都盡情暢遊,不計早晚。他們泛舟秦淮河,通宵達旦地唱歌,引得兩岸人家不勝驚異,拍手爲他們助興。兩人由於性格相投、遭遇相似,所以比之一般朋友更爲默契,友情更深厚,因而李白把崔成甫的詩系在衣服上,每當想念,便吟誦一番。

【李白的故事十一李白擱筆

在黃鶴樓公園東邊,有一亭名爲“擱筆亭”,亭名取自“崔顥題詩李白擱筆”的一段佳話。唐代詩人崔顥登上黃鶴樓賞景寫下了一首千古流傳的名作:“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後來李白也登上黃鶴樓,放眼楚天,胸襟開闊,詩興大發,正要提筆寫詩時,卻見崔顥的詩,自愧不如只好說:“一拳捶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便擱筆不寫了。有個少年丁十八譏笑李白:“黃鶴樓依然無恙,你是捶不碎了的。”李白又作詩辯解:“我確實捶碎了,只因黃鶴仙人上天哭訴玉帝,才又重修黃鶴樓,讓黃鶴仙人重歸樓上。”

實際上,李白熱愛黃鶴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他高亢激昂,連呼“一忝青雲客,三登黃鶴樓”。山川人文,相互倚重,崔顥題詩,李白擱筆,從此黃鶴樓之名更加顯赫。後來,李白也仿照《黃鶴樓》寫下《登金陵鳳凰臺》:“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總爲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