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文案勵志作文

共享單車佔爲己有作文

本文已影響 1.5W人 

同學們,你們騎過共享單車沒?對把共享單車佔爲己這種行爲怎麼看?以下是共享單車佔爲己有作文,歡迎閱覽!

共享單車佔爲己有作文

  共享單車佔爲己有作文一

2016年末,在這座城市裏,如雨後春筍般多了許多五彩繽紛、造型獨特的共享單車。

一開始,這兒的共享單車並不多,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漸漸地,共享單車的品種多了,也勾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於是,我拿起爸爸媽媽的手機,試騎這些單車,我覺得這樣子的車又方便,又快捷,適合趕時間的人。

這些共享單車真的太多了,平均每走200米就會有一輛共享單車,平時上班離家剛好不近不遠,坐公交太浪費,走過去有太累了,這時候只要一掃,一輛單車就騎走了,又不浪費,還不累,正好能運動。年輕人也很愛這個騎車出行方式,共享單車真是人見人愛啊!

但是,共享單車也有弊端,上一次,我騎小黃車去上課,2小時後,我上完課了,一出來,車沒了,好尷尬啊!共享單車也很佔位置,一個地鐵口就有大幾十輛車,甚至有一兩百輛!有的人爲了自己方便,就把車停在隱蔽的地方,或者上鎖,讓別人騎不了。

共享單車深受人們喜愛,但車是大家的,不是自己的,所以不能把這種公共的東西佔爲己有。

  共享單車佔爲己有作文二

如今在城市大熱的共享單車,遭遇人爲破壞的案例越來越多。近日,在廣東廣州市海珠區康樂涌,記者就目睹了環衛工人從涌裏打撈9輛共享單車,其中有摩拜、小藍、ofo、小鳴。這些車,跟它的其他同伴們,不知何時被人沉河。

在北京、上海等地,共享單車遭遇“人爲的傷害”屢見不鮮。作爲一種互聯網經濟,共享單車有助於建設一個低成本、高效率的社會。共享單車不僅倡導了一種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也便利了老百姓的出行,降低了公衆的出行成本。惠民、利民的共享單車,卻成爲一些人的“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

“共享單車遭破壞”既損傷了他人的財物,也對老百姓的公共出行權益造成了損害。作爲一種公共交通工具,共享單車能夠有效地解決“最後一公里”的出行問題;在一些交通擁堵的大城市,共享單車讓許多人享受了有品質的出行。共享單車提供了良好的用戶體驗,老百姓自然會“用腳投票”。

“共享單車遭破壞”層出不窮,生動地說明了與共享經濟相適應的社會文明“慢了一拍”。少數愛佔便宜的人將共享單車當成免費的公共產品,要麼將其佔爲己有,要麼對其進行竭澤而漁的使用,讓其上演“公地的悲劇”。共享單車儘管具有一定的公益屬性,卻並非純粹的公共產品;它是“有主物”,而非“無主物”。

在網約車、共享單車等互聯網經濟的衝擊下,一些傳統行業受到猛烈的衝擊。習慣了以往的盈利模式和利益格局,面對挑戰和壓力,一些黑車和摩的司機難以適應,將“板子”打在共享單車上;共享單車猶如一個不受歡迎的入侵者和破壞者,成爲打破某些人飯碗的“罪魁禍首”。這些自認爲“被共享單車搞得沒飯吃”的人們,一旦爲自己找到理由哪怕是自欺欺人的藉口,破壞共享單車的失範行爲也就上演了。

那種認爲共享單車擠佔了市場份額、壓縮了利益空間的'想法,說到底是一種利益固化的產物。對於商家來說,互聯網經濟既帶來了壓力和風險,也帶來了發展空間和利益空間。如果商家不能做到與時俱進,不可避免要遭遇市場的“滑鐵盧”——不是共享單車搶了飯碗,而是陳舊觀念、僵化思維建構的“文化枷鎖”讓一些人的飯碗越來越小甚至丟了飯碗。更何況,有些人的飯碗本來就是不符合社會規範的“泥巴飯碗”。

“發展的列車匆匆駛過精神的站臺,現實的變化把心靈的地圖拋在身外”,價值觀念的錯位,讓一些人自我封閉、排斥競爭,將共享單車視爲敵人。惡意損壞共享單車涉嫌犯罪,說到底是損人不利己的失範行爲;“共享單車遭破壞”,要爲輕率和糊塗付出代價。

  共享單車佔爲己有作文三

共享單車遭破壞?治安跟進不就得了!沒那麼簡單:其一,破壞公共設施被抓,輕則有行政處罰,重則有刑法介入,但共享單車不是公共設施,所有權明確,沒有報案就沒有立案,更不可能處罰;其二,運營商可以選擇報案,但共享單車價值低,要構成盜竊罪等不夠標準,報案不一定是最佳選擇;其三,人爲破壞的原因極其複雜,單車使用者不一定就是破壞者,活捉責任人無異於大海撈針,要做到精確打擊,規制成本太大了。

如果治理層面都頗感爲難,那麼寄望於對單車的愛惜使用,則基本上更無可能。雖然行爲最後都表現爲破壞,但心理誘因可以說千奇百怪:有黑車覺得單車搶生意,也有人就是純粹看不慣,有的人可能是圖個樂,還有人就是拿它撒氣。舉例說,上海有個人連把三輛摩拜扔進黃浦江,當事人的理由是覺得車裏有芯片,不安全;廣州有扔車進珠江的例子,理由是喝酒之後圖個好玩;還有人想把單車佔爲己有,竟然在座位上放針凡此種種,要規制更無從下手。

對此,素質論是常用總結,但素質太抽象,沒有抓住實質問題。關鍵在哪裏?共享單車的模式問題。雖然名曰共享,但它確切來說是租賃經濟,特點是使用者和所有者分離。來區分幾種情況:1.如果你就是車主,你很難對愛車拳打腳踢;2.假如你坐一輛專車,司機作爲車主盯住你,你恐怕難起破壞之心;3.但如果你僅僅在租賃和使用一輛單車,車主完全沒有在盯你,你有什麼理由要特別愛惜它?可見,共享單車產權和責任分離的狀態,導致了很多人對它不懷好意。

既然如此,對症下藥就是了,藥方就是在研發和設計上多下功夫。摩拜的例子有代表性,要把產品設計成防止所有意外情況,二維碼特別設計,你就刮不花;輪胎實心,你就無法紮帶;極簡化設計,你一個零件都拆不下;車子極其笨重,你想拿去賣都搬不走。再說價值性,一代摩拜單車的成本到了6000元,你敢破壞這樣的車子夠不夠立案標準,當然夠!上海就有判例,某市民覺得摩拜高大上就搬回家,結果被判了三個月。

同樣,共享單車還存在違規駕駛和停放的問題,很多人覺得停哪就停哪,想衝紅燈就衝紅燈,原因太清楚不過不必爲這些行爲負責嘛!因此,解決違停和駕駛的問題,也需要針對性施策,大體原則是要把責任明確給租賃人。怎麼明確?關鍵還是在平臺這裏,通過設計信用分規則、舉報機制等,記錄租賃人的信用狀況,對不守規則的人給予懲戒。如此,抓住單車研發、規則設計這個主體框架,單車破壞率將有效縮減。

由上觀之,單車破壞行爲至少涉及三個層面:在使用層面上,多數人不夠精細化;在治理層面上,具有較大規制成本;在設計層面上,給了破壞者可乘之機。因此,需要三位一體來應對亂象:在使用問題上,把責任明確給使用人,引導使用規範化;在治理問題上,對一些代表性破壞行爲報案,以儆效尤;更重要的是在研發和設計上發力,把潛在問題消滅於無形之中。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