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文案勵志文章

關於清明節文章600

本文已影響 1.8W人 

清明,既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我國最重要的祭奠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下文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於清明節文章600,歡迎大家借鑑。

關於清明節文章600

關於清明節文章600【1】

過了穀雨,就迎來了清明。今天請你與我一起到我的家鄉—南通來踏青賞春。

沿着繞城的濠河邊漫步,你瞧,河岸兩邊的桃花都開了。粉的白的桃紅的擠在枝頭,好不熱鬧。柳樹上也爬滿了嫩綠的新葉,長長的柳枝幾乎要伸到水面,微風吹來搖曳生姿,真像臨河梳妝的少女。不知不覺走到城山路上的櫻花樹下,我們還沒來得及察覺櫻花已經怒放,而調皮的櫻花早就在春風的幫忙下,將花瓣洋洋灑灑朝我們瀉下。

拐了個彎,讓我們一起登上怡橋邊的濠河遊船,乘舟來觀賞兩岸的春景。往北行少許,就是濠東綠地。你瞧那層層綠樹掩映下,有人在釣魚,有人在散步。越過綠地,你有沒有看到那幾幢紅牆青瓦的高大房子?那裏就是我的學校------城中小學。漂亮吧?!

過了友誼橋,濠河水面漸漸開闊。河堤邊的繞河景觀小道在那密密的蘆葦和香蒲後面時隱時現,水面上不時掠過些忙着捕食的水鳥,驚走了那些藏在睡蓮下的小魚。越過北濠橋,來到濠西書苑,天空下起毛毛細雨來。“春”色空濛雨亦奇,你說這裏和西湖邊的美景也差不多。這時有人端來青團,請你多嘗一嘗,是用艾草汁拌上糯米做成的,裏面還有紅豆的餡,清新又甜蜜。這可是隻有在清明時節纔有美食。

小船搖搖擺擺,我們到了終點該上岸了,你說,我的家鄉很美。我驕傲地笑了。
 

關於清明節文章600【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大家熟記於心的一首詩,同時在詩中也提到了我國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清明,既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我國最重要的祭奠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今天,我們學校也組織了師生集體去烈士墓園祭奠烈士的活動。

早上7:30,初二全體師生從學校出發,有人舉着花圈,有人拿着旗幟和班牌,踏過一條條馬路,走過八一大橋,過了一個有一個的紅綠燈,將近過了三個小時,同學們一個個都精疲力盡纔到達的。雖然這段路程是艱辛的,但一路上同學們還是有說有笑的',沒到累了的時候就會開玩笑:那些紅軍烈士們二萬五千里長徵也經歷過了呢,我們這些路程還怕什麼!

我們首先祭奠的是邵式平同志,他是江西省戈陽縣人,生於1900年。1934年任紅一方面軍中央第二縱隊參謀長,參加長征。1956年在中共“八大”上被選爲候補中央委員,兼任江西省副書記和省長。1965年,在南昌病逝,終年65歲。待學校書記和學生代表講話後,就是新團員的入團宣誓了。太陽底下,二十四名新團員在邵式平的墓前莊嚴宣誓。

緊接着就是祭奠所有的烈士,有的臺階很高,一些人根本上不去,所以在這同時,我們也學會了互幫互助,上去的學生會幫這拉一把。

在那之後,就是我們的自由活動時間了。我們一羣同學聚在一起玩遊戲,一羣女生坐在樹蔭底下聊天,吃午飯,當然還有一羣男生在追追打打。

坐在車上,同學們也都累了一天了,都安分的坐在位置上,睡覺的睡覺,休息的休息,是啊,美好的時間總是短暫的。這一次的祭掃活動我們不僅祭奠了烈士,同時也增加了同學間的友誼。雖然路程遙遠,我們很累,但最後還是收穫了不少。
 

關於清明節文章600【3】

夜裏雨聲,閒讀宋詞,聽北宋詞人晏殊淺吟:“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後清明”。翻過幾頁,又聽見晏殊第七子晏幾道嘆息:“舞煙眠雨過清明”。

心裏驀地一驚,春社已過,清明又至了。

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古時也叫三月節,有2000多年曆史。“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節後雨水增多,萬物由陰轉陽,吐故納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在現代人眼裏,“清明”與掃墓祭奠的聯繫則更緊密。這是因爲,清明節前一天是寒食節。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後來,唐玄宗被這個故事感動,於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爲當時“五禮”之一。寒食與清明僅隔一天,爲圖方面,人們乾脆決定在清明掃墓,到明清時,清明掃墓更爲盛行。新中國成立後,人們也選擇在這天祭掃烈士墓,緬懷革命先輩。

“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歷來有掃墓的習慣,每到“清明”,家家戶戶的後代子孫就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鞭炮等到祖墳墓地,將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將紙錢焚化,鳴炮祈禱,爲墳墓培上新土,栽幾株鮮花或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還必須在墓前吃掉酒食纔回家。

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像漫天飛舞的淚花!也習慣了在清明節看雨、淋雨;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個大睛天,心,總覺得這個節不圓滿,有些殘缺。也許,也只有這樣的情與景,才能給逝去的靈魂一絲慰藉吧!

逝者已去不可追,請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無限的感傷將被抒發,祭祀者的淚珠將串成一段段溼漉的回憶,暖春的微風抹不淨傷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長的旅途不會停歇,宗脈的延續是一串加粗的省略號,老人的白髮便是清明節最醒目的問號,孝順與贍養是唯一正確的選擇,是炎黃子孫對清明的最佳詮釋。讓孝敬之心日日在,堅持善待自己的父母與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個清明,立於拂起萬千愁緒的細風中,纔不至於面對死氣沉沉的墓碑,空餘幽幽的哀嘆和無邊的自責,揹負一團心冷在風裏哀號盤旋。
 

關於清明節文章600【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正如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名詩一樣,每年的清明都是伴着濛濛細雨而至,它給人的感覺總是憂愁的。

這不,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伴着濛濛細雨到來了。

這天早上,又是濃郁的天,徘徊了一會了,感到分外憂愁,仍是不適宜!被爸爸拉去吃了早飯,拿起香紙,扛起鋤頭掃墓去了。

踏着路上的荊棘,順着泥濘的小路,我們來到了老爺爺、老奶奶的墳前。爸爸把墳四周的雜草除掉之後,我在上面貼黃紙,插上香就離去了。

衆多親人的墳前都去過了,我們又冒着小雨,準備去爺爺奶奶的墳前。一路上,花呀,草呀,我無心欣賞;鳥叫聲,蟲鳴聲,我無心聆聽,只顧着早些來到墳前。一會兒,我們到了。望着孤零零的墳墓,我不禁滿腹憂愁。待爸爸鋤完草,貼完紙後,我們又拿出紙錢跪在墳前,將它們全部撒在墳上……

雨越下越大,花草被打得東倒西歪,周圍一片死氣沉沉。此情此景,使我一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想想他們生前對我的關愛,帶給我的歡樂想到他們臨終前的遺囑,我不禁一陣惆悵,頓時淚流滿面。此時,爸爸也流淚了。雨勢並不減退,我們已經哭成了一個淚人,好久才站起來。

這時,我看見了遠處火紅的杜鵑花。聽媽媽說,杜鵑花又稱清明花,它之所以在清明時節開放,是因爲它是紀念和安撫亡靈的最佳物品。於是,我跑了過去,摘了幾束插在爺爺奶奶的墳前,希望他們都能得到安撫……

年年都有清明,年年都有不同的憂愁。這憂愁,不是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的。我向往在這雨中的憂愁,所以我向往清明節的光臨!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